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入尘烟》中的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2022-10-31 18:56 作者:浪跡天涯1986  | 我要投稿

今天来说一说前段时间上映的新片《隐入尘烟》。

记得在头条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大意是经历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低估了人性?我觉得只有在看完了充满争议的《隐入尘烟》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答案。

而这部影片之所以引发争议,是传说中的“迎合欧美口味,赞美贫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论调,则是由于之前莫言获得诺尔文学奖被人骂,说是为了迎合欧美人刻意贬低中国。正如李敖所说的:“你要出卖自己的祖国,你才有机会得奖。除了苏联文学家写的那本《静静的顿河》是赞美苏联以外,其他都是要和自己的祖国作对,现在流行这样子,要出卖你的祖国,这些洋人才高兴”。

所以,网上那些讨伐莫言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同理,《隐入尘烟》引发争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事实并非如此。


《隐入尘烟》既没有迎合欧美口味,更没有赞美贫穷,相反,它是在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在批判和反思贫穷,并且在反思贫穷的基础之上向我们揭示了来自于底层的人性之恶,而这种恶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印象中淳朴善良而且贫穷的农民。

可以说,这部影片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固有思维。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多是富人压榨穷人,但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穷人间的压榨,仅仅因为老四身上流淌的是罕见的“熊猫血”,就几次三番被逼迫献血,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可老四却想的是其他村民的地租以及粮款何时能结清;但他得到的回报却是廉价的:他的血被抽了三次,只是吃了几顿饭,得了两件衣服,以卖粮食的代价还回去了;仅此而已。

由此可见,富人压榨穷人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穷人对更穷的人的压榨。

这是国人渗透到骨子里的劣根性,至今未变。

除了对比自己弱势的人进行压榨欺凌,小农意识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粮食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卖多少钱,地租何时能到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并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是进行各种谄媚讨好,极善逢迎之能事,让人不禁大摇其头。他们的行为可以说是对“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句俗语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所以,在收粮老板患上怪病急需输血的时候,他们联合老板的儿子对老四(马有铁)进行各种逼迫,而卑微懦弱了半辈子的老四则任由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压榨;尽管老四也一度拒绝过,但他的拒绝却是那么的软弱无力。

在老四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善良过了头,换来的却是无数次的压榨,来自底层的压榨。

以前一度认为穷人只会害红眼病,最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而《隐入尘烟》则告诉我们,穷人除了害红眼病之外,还会想方设法压榨比他更穷的人。

这就是底层的真实面目,农村的真实面目。

看似民风纯朴的农村,却是家家户户齐心协力的吃人,一如影片中一直被压榨的老四。

影片中的老四只有一个,而现实生活中呢,也许老四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罢了。

还有那种最朴素的压榨。


只是有些人似乎并没觉察到这一点,相反,他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什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他们看来都是狗屁,但他们却能找到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俨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就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他们的可悲之处。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啊!

所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存在于诗人浪漫的笔触里……

如果说善良过了头换来的只是无数次的压榨,那淳朴过了头呢,则会变成深不见底如万丈深渊的愚昧,而这种愚昧的可怕程度比贫穷还要可怕。


《隐入尘烟》中的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