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电影83:《放牛班的春天》

2022-05-11 20:09 作者:热咖呀  | 我要投稿

春天,总会带来希望和音乐。

 

当电影故事缓缓展开的时候,我一开始以为电影的主角会是学生,而当我第一次听到‘学监’这个职位的时候,我还以为会是一个个严格冷酷无情的老师,我脑海中补充了大量关于师生冲突的激烈场景。而当剧情慢慢沉淀的时候,我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其实一直都是很简单的,是我想多了,并且一系列关于师生的电影,如《死亡诗社》、《叫我第一名》以及《超脱》等电影都是极其优秀且鼓舞人心的,那么这部声名远扬的《放牛班的春天》自然也不会差,但我更期待它是如何铺开一种微妙的师生关系的。

 

电影的剧情进度适中,一边是新的学监慢慢适应新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一边是身为观众的我们慢慢去熟知电影的主角们。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塘底’的学生还是老师,他们在一种脆弱的制度下相互依存,两者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那么究竟是老师们的迂腐导致了学生的‘暴乱’,还是学生们的疯狂突破了老师的‘忍耐’?

 

电影中最值得思考的依然是教育的方式。电影中的校长和大部分老师们都采用暴力式的交流方式,依托身体上的优势借助暴力强势逼压学生们的妥协,最终的效果只能是学生们的表里不一,而且反抗意识越发强烈。我觉得像克莱门特这样的老师在塘底学校的过去中并不是没有,只不过因为暴力,温柔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坚持多久,新的老师就只能选择被迫离去或者加入殴打批评的行列。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暴力被认为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也因为便宜,没有副作用就算大幸。我觉得《幸福的勇气》一书中这段话与电影的剧情挺贴切的,分享一下:“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态度。”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豆瓣

纵观整部电影,除了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还有一个东西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音乐。也许音乐在电影中只是推进剧情发展的一个因素,但我觉得音乐在电影中展示了更多的力量。首先毋庸置疑的,音乐在剧情上是连接了学生和老师的重要桥梁,通过音乐,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了解。其次,音乐的旋律贴合着电影主题,加快了故事的发展,还让观众不仅仅沉浸于视觉的享受,听觉上也是一种美的沉浸,极大地将电影的魅力展示于观众。最后,电影是想赞颂那些为教育事业而努力的优秀老师们,音乐在被当做一种知识去被传播的时候,也是对那些优秀老师的一种赞颂。总而言之,音乐是这部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作为美的存在,能够对电影主题的升华有着不可估计的力量。

 

放牛班的故事是旧时代教育的部分缩影,幸运的是现在的我们能够在科学的教育体制下进行学习,不用去遭受那些愚蠢的惩罚教育。希望年轻的孩子们能够在更加合适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也能遇到一位影响自己一生的优秀老师。

 

再次致敬雅克贝汉先生留下的优秀作品。


关于电影83:《放牛班的春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