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翻译】《TYPE-MOON的轨迹》第六章 视觉小说的里程碑——《魔法使之夜》
《TYPE-MOON的轨迹》
作者:坂上秋成
监修:TYPE-MOON
出版社:星海社
翻译:三咲市的地铁站
翻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能力请支持正版。

第六章 视觉小说的里程碑——《魔法使之夜》
得益于《空之境界》剧场版的上映和“Fate系列”的扩大,不仅只是核心粉丝,越来越多的人也注意到并喜欢上了TYPE-MOON。
在那个时候,TYPE-MOON孕育了一款游戏。这款游戏向世人展现了视觉小说的新形态,也是TYPE-MOON的一个里程碑。
这款游戏就是2012年4月12日发售的《魔法使之夜》。
《魔法使之夜》因其严谨的剧本和异常优秀的演出、作画技法而出名。或者可以这么说,这是一部在TYPE-MOON彻底思考了文字冒险游戏这个游戏形式所具有的优点后才诞生的作品。
1 复原奈须蘑菇的起点——《魔法使之夜》
《魔法使之夜》原本是奈须蘑菇在1996年左后完成的同名小说。
在《FHA》发售后,TYPE-MOON开始思考接下去要做些什么。在那个时候,提出了将这部小说作品游戏化的企画。
最先决定的,是将由小山广和负责游戏原画。小山自《歌月十夜》加入TYPE-MOON,并在奈须的小说《DDD》中负责了角色原案设计。但是一直以来TYPE-MOON都是由武内崇负责原画,这次更换人选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本来,奈须认为突然将原画全权交给小山,可能会让小山压力太大。所以,他原本想写一些恐怖风的短篇作品让小山练练手,而不是直接让他负责像《FSN》那样的长篇大作。
而小山想着反正都是要负责原画,不如直接做长篇大作会更好,并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其他成员。但是奈须才刚刚完成《FSN》这样的王道作品,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完成一部这样宏大的作品。
这个时候,武内崇从其他角度提出了建议。他提案“要不干脆将《魔法使之夜》游戏化好了”。奈须原本不打算将《魔法使之夜》这部作品公诸于世,但最后也接受了这个提案。于是TYPE-MOON再次开始制作文字冒险游戏。
<从此开始至第3节,会涉及故事内容,剧透注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法使之夜》的内容吧。
本作以1980年代后半的日本为背景,舞台则选择了三咲町,一个在泡沫经济下不断发展的地方都市。
主人公见习魔法使苍崎青子(与《月姬》中远野志贵的“老师”是同一个人)与纯粹的魔女久远寺有珠一同在坡道上的宅邸中生活。某天夜里她们使用魔术时被目击到了。目击者是从深山里转学到青子所在学校的少年静希草十郎。
青子她们因为需要遵循魔术师的准则,于是草十郎不得已落入到了要被她们追杀的悲惨境遇。
青子把草十郎叫到了已成为废墟的游乐园,本计划就在那里杀了他,可却受到了自动人偶的袭击。青子在那时得到了草十郎的帮助,于是向他宣言“今晚就放过你了”。
但是,有珠却不允许。她被称为“最后的魔女”,拥有着无数ploy(=童话的怪物)。约定好“如果能成功逃掉的话就是你们的胜利”后就开始和青子的战斗。
有珠使用ploy,将废弃游乐园以童话世界的形式再生,以此袭击青子。但是,草十郎看穿了ploy的真身和所在地,青子用高威力的魔弹击落了它,二人最终获得了胜利。
因为败北,有珠也暂且放弃杀害草十郎,但是因为他目击了魔术,也不能就这样放着他不管。最后,有珠与青子决定以监视为由让草十郎也住到宅邸里。
就这样,见习魔法使、最后的魔女和从深山里来的少年,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三人开始了共同生活。
这样的处置,本来也只会持续到青子和有珠找到记载着忘却魔术的书,消除草十郎记忆那时。但是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两人也逐渐对草十郎敞开了心扉。
在那之后,青子的姐姐橙子突然现身,在和她的战斗中有珠和青子都遭受了足以致命的重伤。但在那时现身的草十郎,凭人类之躯,牺牲自己打倒了橙子的使魔。
看着这一切的青子,在内心纠葛之后,决心为了拯救草十郎而使用魔法。
和橙子的战斗结果、草十郎的境遇、魔法的发动……。
许多精彩的场面一同构筑了终盘,玩家们会一边感受青子、有珠和草十郎三人生活的珍贵,一边看着本作落下帷幕。
2 魔法使的登场
虽说《魔法使之夜》发售时在剧情上已经较为完整连贯,但是因为存在续篇的缘故,草十郎的过去、青子魔法的全貌等伏笔仍未被揭开,依然是这个故事的谜题。
因此,在这里并不会对故事内容做更多深入的阐释。但是本作中魔法使的登场和“文明”这个关键词还是必须提一下的。
魔法和魔术。这两个概念在TYPE-MOON的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简单来说,在奈须蘑菇的世界观下,魔术和魔法是根据“能否凭借现代文明再现”这一点来区分的。
让我们以“瞬间发出亮光,照亮四周”这个行为来举例吧。如果并不依靠现代科学,而是使用魔力进行等价交换而达到这个神秘(奇迹)的话,这个行为就是魔术。
因为如果仅看“照亮四周”这个结果的话,完全可以依靠现代文明再现。我们只需要拿着电灯,就可以实现这个奇迹。
与之相对,魔法是与“根源之涡”紧密相连之物,而“根源之涡”也是世间万物的原点。是穷尽现代所有的文明都无法再现的神秘。但这股力量对世界来说是异物,在前往“根源”的路上,世界的安全装置抑制力必然会来阻止。
总结来说,魔法就是世界的理,是规则外的存在。
TYPE-MOON的世界里目前存在的魔法有五个,但目前知晓其内容的仅有两个。分别是《FSN》中出现的第二魔法“平行世界的运营”和第三魔法“灵魂的物质化”(=天之杯)。
《魔法使之夜》中青子所使用“魔法·青”虽然有可能是时间旅行,但这只是魔法的其中一个部分,目前没有人知道这个魔法的全部内容。
如前所述,在TYPE-MOON或者说奈须蘑菇的世界观里,魔术和魔法有着极其严谨的设定。或者说,因为置身于规则之外的魔法强大到足以颠覆整个故事,所以并不能轻率地进行设定。
由此可知,本作中作为现存四个魔法使之一的苍崎青子被选为主人公、实实在在地使用了魔法,这两点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奈须蘑菇的世界的根基在未来将会越发明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3 关键词——“文明”
接下来,我们将从主题“文明”来分析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们。
奈须蘑菇曾说,《魔法使之夜》描述的是juvenile,也就是少男少女们的生活相互交织的那一瞬间。与此同时,这个故事的主题是“都市和森林”、“不断进步的文明”。*1
*1“来到TYPE-MOON的原点《魔法使之夜》访谈。专访奈须蘑菇&小山广和&つくりものじ,视觉小说的未来与可能性”http://www.4gamer.net/games/115/G011514/20120511075/
(译注:つくりものじ负责魔夜演出,圈内没有通用译名,直接用的日文原文。目前疑似退社。这篇访谈@阿瞳的饭屋 有英译中版本。)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961994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987601
本作的时代设定选在了1980年代后半,也就是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1986年12月至1991年2月,日本的人均收入超过了美国。
数亿日元的高级公寓被建成,滑雪场这一类旅游区被不断开发,那个时代日本的变化天翻地覆。就仿佛是文明不断进步的样子被赤裸裸地放在了人们的眼前。
《魔法使之夜》中青子他们所居住的三咲町,十年前还是一片有着农田和森林的土地。如今车站前高楼耸立,住宅区里两层以上的建筑也在增加。现代化的三咲町也成为了三咲市的代表城镇。
在这样的都市中生活,青子会尝试新的事物并消费,而有珠则坚持着自己原本的价值观。而与之相对,草十郎就仿佛是从原始社会而来的异邦人。
奈须蘑菇对于文明的观点,则通过本作中的战斗体现了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是有珠和橙子相互使用魔眼战斗的场景。
纯粹的魔女有珠的魔眼比橙子的质量更高也更强大。但是橙子在自己的魔眼中制造了其他的魔眼,随后将其作为镜面产生了无尽的效能。
那时有珠对此所说的话,可以说是《魔法使之夜》这部作品的本质。
将魔术——人类所剩的最后的神秘(退路),像这样不计后果地大量生产,那个女人已经不配被称为是魔术师了——!
批量制造正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代名词。厌恶随意改变中世纪神秘的有珠被橙子打倒,就仿佛是不断进步的文明破坏了古旧的价值观。
同样,使用了魔法后的青子和橙子的战斗,就仿佛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在进步速度上的竞争。喜欢新鲜事物并拥有正确精神的青子,擅长在战斗时高效地使用魔力,并优化了魔术回路的运行速度和燃料消耗率,以极快速度打倒了敌人。
在最后,青子直言橙子的攻击“——太慢了!”(译注:这里注音是“慢”,但文字是“老”),在威力和速度两个方面都压制了橙子。就宛如更加优秀的文明打倒了其他的文明。
但是,本作并不是在一味肯定文明的进步。
在这一点上草十郎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责。他不知道文明为何物,因此对他而言魔术和文明都一样是未知的事物。正因为他看一切事物都是未知的,所以拥有了“停下来”这样的任务。
《魔法使之夜》描绘的是魔术师们的世界,因此会发生很多比起一般社会的常识,魔术师们要优先自己的规则这样的事态。但是,从外面来到这里的异邦人草十郎,则认为这个规则是不合理的。他的眼睛可以从客观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魔术师们特殊的生活方式。
在青子打算杀人时,草十郎对她说“杀人,是不行的”,并成功“停下了”青子。从深山而来的原始存在阻止了在文明的最前线行走的存在。
若是肯定了青子的所有行为,也就完全肯定了那会侵蚀一切的文明。于是,在青子使用了魔法后,有这么一段话。
无止境地扩张、
无止境的消费、
无止境的成长最后所等待的事物,绝不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是对1991年之后泡沫经济崩坏的讽刺,也有着让青子这样消费社会的象征停下来这样的意志。
不可否认我们的文明在不断向前进步,但大量且迅速的消费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忙碌,进而失去平静与闲适。*2
*2社会学家间间田孝夫,在《消费社会论》(有斐阁,2000年)中对消费社会下了定义——“人们对消费非常关心,不断进行着高水平消费,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社会变化的社会”。此外还提到,消费在带来大量生产和极速的供给的同时,也会带来“繁忙、成瘾、冷漠的文化”。
将刚才提到的优点与缺点一同放在天平上,会发现不能单纯用肯定与否定的二元论对文明的进步下一个判断。
也正因为如此,本部作品并没有向读者展示单一的价值观,而将各种各样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将这个故事进行了升华。
这样想来,文明以前的象征草十郎、使用中世纪的魔术厌恶改变的有珠、消费社会和文明进步的体现青子,这三人在同一个宅邸中生活这件事本身,就仿佛是奇迹。
这是本来绝不会相交的三条平行线,在不远的将来也或许会再次分道扬镳。但也正是因为《魔法使之夜》描绘了在未来或将分别的少男少女们一瞬间的交汇,所以读者们才能感受到在那之中深邃的美丽。
<至此,有关故事核心的记述结束>(剧透结束)
4 堪比工艺品的视觉小说——小山广和与つくりものじ的伟业
正如前文所写的那样,奈须蘑菇创作的《魔法使之夜》有着深刻的剧情与主题。但与此同时,也正因为这部作品有着极其精美的的画面和优秀的演出,如此宏大世界观才能够完美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魔法使之夜》中,小山广和担任了原画、人设、作画总监督的职务,つくりものじ担任演出、脚本的职务。本节中就让我们把视点聚焦在这二人的工作上。
先来说说小山广和的人物塑造。
小山是TYPE-MOON的画师,在加入社团的时候他就有着做原画和人设的想法*3。但是,首个工作就负责《魔法使之夜》,这让他没有想到。
*3《TYPE-MOON ACE 7》(角川出版,2011年) 24页
小说《魔法使之夜》是奈须蘑菇的原点,如果游戏化的话由武内担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因此在实际接受这份工作的时候小山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在和这股压力的战斗中,他成功创造了数位具有魅力的角色。
他将曾在《月姬》、《MELTY BLOOD》等作品中出现的苍崎青子用自己的画风重新描绘、展现出了久远寺有珠神秘而静谧的氛围、并且把武内曾设计的狂野外表的草十郎修改得更加柔和。
提到TYPE-MOON作品的原画和人设,首先浮现的一般是武内崇的名字,但小山也成功完美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世界观。
小山也负责了很多其他的作画工作。
在担任原画的同时,对于其他社员完成的画面素材,他也全部检查了一遍,为了能够保证作品的统一感。在较短的日程中完成如此大量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小山对于美学的坚持不允许他在保证精美原画的情况下忽视其他的画面素材。
在过去的某个采访中,当小山被问到“精美的上色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时,他是这么回答的。
无论画哪个角色,大家首先都会关注角色的脸,这也是原画师最重要的工作。但我还有一些想在其他重要的地方担任上色工作的想法。也就是说并不是一股脑儿地为整幅画上色,而是在找到重点后在那里尽情描绘,自然而然那里就会成为整个画面最吸引人的地方了。*4
小山的这份执着,可以从青子淡蓝色的毛衣和橙子苔绿色的大衣(按照小山的说法,这件衣服是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穿都没有违和感的*5)等表现出来。
*4《视觉的境界线》(《空之境界 the Garden of sinners 全画集+未来福音 extra chorus》收录)
*5《TYPE-MOON 10th Anniversary Phantasm》(角川书店、2012年) 198页
此外,下越负责了背景和小物件的设计、苍月誉雄负责较大画面素材以及像是杂烩或者炒面等和食物有关的设计、砂取音幸负责了背景和小物件的3D化、BLACK负责作画的管理、ゆうろ负责背景美术、PFALZ负责了有珠ploy的设计。在众多社员的共同努力下,《魔法使之夜》最终展现出来美丽的视觉效果。
而让他们创作的画面素材能够自由自在地移动的就是つくりものじ,不光玩家,TYPE-MOON其他社员都将他称为是“天才”或者是“狂人”。
奈须是这么评价つくり的演出的:“《魔法使之夜》发售后,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演出’这个职务。在《魔法使之夜》中つくりものじ完成的工作,与其说是‘演出’,‘影视监督’一词可能更合适一点”。*6
*6《TYPE-MOON ACE 7》20页
想要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必须要先知道一般的视觉小说的画面构成是什么样子的。虽然有很多例外,但是大部分的视觉小说会先有个背景,然后是数位角色的画像(立绘),最后是text box(视觉小说中,文字铺满画面的形式)。就是这样的画面构成。
除此之外,制作方还会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准备好专用的CG,向玩家强调“这里很重要”。
但是《魔法使之夜》却和常规截然不同。
这部作品中几乎没有事件CG,所有准备好的立绘、背景、画面素材都由つくりものじ自由地调整大小、位置、明暗、对比度、透明度等等,也因此玩家会有一种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有事件CG的错觉。
不难想象,将原本准备好的画面素材拆分开,再用理想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是一件多么困难的工作。

除此之外,つくりものじ还加上了精美而细致的演出让画面动了起来。即使是一些琐碎的日常,也没有仅用图像草率带过。背景会有微小的移动,在展现建筑物的外观时也会从下往上缓慢移动视角。
在华丽的战斗场景来临时,周围的景色按照四季的顺序而变化;在青子放出强力的魔弹时,光线的数量也会改变。因为这些精致的演出,使得这些场景变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至于角色,复数的角色并列排列在画面中间的场景几乎不存在。角色一般会分别置于画面的前方或后方,点击鼠标后人物视角转换的情况也有很多。

之所以能够施展这样的“つくり魔术”,或许是得益于《魔法使之夜》的剧本几乎都是以第三人称书写。
《月姬》或是《FSN》,基本上都是从主人公的视角以第一人称书写的。这样一来玩家就只能从主人公的视角去观察其他的角色。但如果是用第三人称书写的话,为玩家提供特定视角的人物就不存在了,“两个人对话时只盯着一个方向看”这样的状况就会显得很不自然。
つくりものじ打破了视角小说原本的“约定”,并展现了他所拥有的高超技艺——将用于第一人称视角的画面素材用来制作第三人称视觉小说的演出。需要实际玩过一次才知道,玩家每点击一次鼠标,都会吃惊地发现画面在不断变化。
这样的演出配合上小山立体感和空气感超群的作画,造就了《魔法使之夜》独特的影像世界。
也有些人认为,如此煞费苦心地移动图像让画面动起来,这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动漫了。
但つくりものじ也是在考虑到了文本的基础上才做出了那样的演出。他让图像动起来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玩家们去读文字,并配上音乐,调整程序以达到最佳效果。
这和单纯的看小说或是看电影不一样,是仅属于视觉小说的独特体验。
精美的画面和演出,再加上主作曲家深泽秀行所做的管弦乐和宛若电影伴奏的BGM,此外还有将つくりものじ的演出变为可能的清兵卫的程序,将所有的这些统合在一起,在诞生了《魔法使之夜》这部作品。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对《魔法使之夜》的故事情节、主题、以及前无古人的豪华影像(演出)有了大概的了解。
本作毫无疑问是杰作,但同时它也是文字冒险游戏中的另类作品。
以前TYPE-MOON为世界送上了许多PC文字冒险游戏,比如《月姬》、《歌月十夜》、《Fate/stay night》、《Fate/hollow ataraxia》等。
《月姬》和《Fate/stay night》是多结局的形式;《歌月十夜》和《Fate/hollow ataraxia》则采用了让玩家们多次重复相同的时间来慢慢走向结局的“loop”形式。
这两个形式在文字冒险游戏中很常用。多结局形式如果改为小说的话,则有必要拆分为数册分别发行,如此一来读者也就没有了那种“由玩家自己选择选项来达到某个结局”这样的成就感。
如果是“loop”形式的话,因为前提就是会不断重复相同的剧情,变成小说的话页数会过多,也没有游戏那样读过一遍可以跳过的机能。
就像这两个形式展现给我们的那样,文字冒险游戏的系统带给我们的特殊性必须要通过电脑才能实现。
但是《魔法使之夜》在系统方面没有革新。不,原本这部作品就没有游戏中常见的选项。
原本文字冒险游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凭借选项使得结局与中间的经过变得多样化。但与之相对《魔法使之夜》整个故事都是用单线的形式推进,无论是结局还是经过都只有一个。
但这并不意味着TYPE-MOON忽视系统上的革新。将本书阅读至此的读者们想必能够明白,将选项删去这样的做法正是他们在每部作品中都会给予我们的惊喜。
他们决定要将文字冒险游戏,或者说是视觉小说这个形式所具有的优势——文字为主,图像、音乐、演出为辅——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换句话说,他们舍弃了游戏性,把至今谁都没有体验过的高质量的文字、图像、音乐和演出组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部优美的工艺品。
描绘了价值观相异的少男少女们人生中一瞬间的交汇的奈须蘑菇的文字、小山广和所绘制的人物、つくりものじ超越常人想象的演出、深泽秀行所作的恬静而高雅的主题曲、埃里克·萨蒂的《不带武器的歌舞》或是费伦茨的《爱之梦》这些古典音乐塑造的氛围、从路易斯·卡罗(译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的作品和鹅妈妈童谣中诞生的久远寺有珠的存在方式、苍崎青子使用魔法瞬间的迫力……
将这些要素全部整合在一起才诞生了《魔法使之夜》,它并不纷繁复杂,而是强化了只有文字冒险游戏这个形式才能够展现的故事体验,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
下一章将讲述的是和《魔法使之夜》完全不同的作品,是奈须蘑菇充分发挥自己Story teller和Game master这两项技能才能达成的另一成就,也是本书将写到的最后游戏——《Fate/Grand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