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访谈】什么是批评

2019-08-19 15:37 作者:屋顶现视研  | 我要投稿


作者君↑,在知乎活动


今天我们请到了实在狗子(以下简称实)和它的好朋友非实在狗子(以下简称非),来讨论有关批评的话题。


开场(画外音伴随着噪音):你们将看到他,你们将听到他,你们不知道他是谁……你们看见它们,你们正看着它们,你们没有认出它们……——利奥塔

实:这次访谈是要谈有关批评的东西,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批评。然后我们再讨论为什么需要批评,和哪些人需要批评。


非:有一点很显而易见,批评不是骂人。不是指着对方的鼻子谈论ta的原生家庭。


实:当我们谈论批评时,当我们谈论什么是批评时,我们已经在批评了,批评不存在一种客观性的立场。它本身是介入的。批评在它本身产生的一系列效果中存在着。批评本身不过是一个动词。他连接着理论和生活,或理论与实践。


非:我们一般认为理论,不管是文学理论哲学理论似乎都是远离生活的。


实:这有一定道理,在《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中,作者建议碰见在聚会中遇见研究弥尔顿或者黑格尔的人时,要买把枪护身。这是一种偏见。一把枪显然是不够的,至少得是一把冲锋枪,特别长的那种。


实:但与此同时,批评家会提醒我们这些理论不仅比我们想象的距离我们更远(它实际上更为深奥),也比我们想象的距离我们更近,我们的生活早就被这些理论渗透了。德里达说过一句话,意思是不管我们知不知道,我们都是马克思的孩子。意识形态不仅仅结构着我们的政治观念,而且它也直接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然包括各种文化领域。


非:东浩纪关于黑格尔的东西都很好懂。

实:东浩纪写的东西都很好懂,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批评的范例。我手边有一本日语版的《动物化的后现代》,这本书10年重刷20多次,比很多小说漫画卖的都好,事实上,这本书本身也在很多小说漫画里出场过。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亚文化的理论,而且也影响了亚文化本身。在东浩纪这里,我们就能看到我说的所谓的“原创幻觉”的问题。


非:“原创幻觉”是什么,可以举个例子吗?


实:比如说大塚英治写的《角色小说的创造方法》早就广为轻小说写手所知了,因此它们很多作品都按照这个套路去写,这些作品中就有了显而易见的共通结构,然后有人看到这个(显而易见的)结构,还觉得是自己发现的,这就是原创幻觉。


非:那这所谓的原创者其实发现的是“二手的二手”的东西,然后宣称这是自己最先发现的。


实:正是,比如恰克帕拉尼克有《窒息》这个小说,其中的男主第一次手-冲时,以为自己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件事的人,还以为自己要赚大钱了。就类似这种感觉。


非:这个比喻也太恶臭了吧!(恼)


实:理论反哺创作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后现代景观》里说了这样一个事,詹明信问一位画家哪位画家对它影响最大,他以为这画家估计会讲毕加索,没想到这位画家说的是鲍德里亚、德里达、利奥塔。这位画家说:很多画家并不考虑技法,我们读最新的理论,从新的理论得到启发,我们读鲍德里亚、德里达、利奥塔,然后我们就画画。


非:其实想原创,意外地是件很难的事,因为你得先知道哪些事情已经被别人创过了。


实:所以很多人很搞笑说:我讨厌复读,喜欢原创。其实就他们的水平来说,根本区分不出什么是复读,什么是原创。他把自己的“不能”转化成了“不想”。将无力化为一种“美德”。


政治与文学


非:有很多人拒绝把文艺作品跟政治联系起来,你怎么看?


实:当我们看到任何一个东西试图被贴上非政治的标签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最纯粹的政治化行为。


非:关于作者中心的问题我们也讲两句吧,你一直是一个忠实的反作者中心主义者。


实:这某种程度上跟反纳粹是一回事,如果你相信作者意图的话,你就必须得相信墨索里尼发动战争是为了拯救全世界,因为他就是这么说的。


非:作者中心论无疑是保守者的意识形态。


实:TS艾略特、布鲁姆、纳博科夫。这批人或多或少都有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另外我还是得吐槽以下,这种思想实在是太蠢了。根本就不用罗兰巴特出场,巴赫金就说:作者看到的只是在形成中的创造物,而不是内在的包含明确心理活动的加工过程。他只是作家,不是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或者神经学家,为什么知道自己的心理活动?现代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星球有一个单词叫“无意识”吗?还活在前哥白尼时代?


自我批评和其他


实:说到自我批评,很快就陷入一种德里达式的困境中,我们可以说,想要自我批评的话,自我批评的人必须不知道他是在批评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在批评。要不然这种批评就很容易变得虚假。


非:但是以此为理由不批评可能是加倍的虚假。


实:你说的对,我的文章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最近写的《二次元工口本体论》,里面对于一些术语的解释不足,尤其是第二部分。但是这个内容说实在至少是可以写一篇修士论文的,所以全部解释就很麻烦,如果是论文的话我倒是可以慢慢说明东浩纪的数据库这些概念及其问题,但一篇文章中塞下这些就过于冗长了。所以我在前面加上【随笔】这两个字。


非:你有一个所谓的“他者的批评”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实:我在这里说的是,面向他者的批评,要把他者给引入进来,很多人写文章时没有他者的,看似对话式的句子,其实只有自己的独白。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告诉我们,真正的心怀他者之人,即使在独白,也是有他者的。


非: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


实:你把一个概念解释地很细、很清楚,把他者带到了一个他从前认为他抵达不了的场域,这就是面向他者。如果一篇文章里充满了诘屈聱牙的术语,那当然也可以是一篇好文章,但算不上批评,因为没有介入。


非:最后补充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用理论研究二次元文化是大炮打蚊子?你怎么看。


实:二次元文化现在可是日本宣扬自己的国策(cool japan),外国人看到日本第一个就很容易想到的这种文化,居然能被当成是蚊子。这眼睛得有多小。


实:至于文化研究转向细微之处,本来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所谓细节里的魔鬼。症候式阅读专门找文本中的蚊子。说来大炮这个比喻本身就够老旧的,不知道现在战场都是细微精准打击吗?从这个角度,还真得打蚊子。现在就是需要打蚊子的大炮,一个大炮连蚊子都打不准,还能到海湾去吗?


——————————————

编者按:好。


【访谈】什么是批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