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日混战瑞典吃瓜:一汽奥迪全新Q3横评UX/CDX/XT4以及XC40简评

作者:咖加用户-李索罗
文章大概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Q3的详细评测,第二部分是目前30万级别豪华品牌SUV的简单对比和排名,第三部分是简评XC40,大家各取所需吧。
奥迪Q3 35TFSI
本来在计划评价豪华品牌A0级SUV时并没有考虑德国三驾马车,奔驰GLA看起来就像是镶了个塑料边的A级,宝马X2终究是个前驱宝马,这事情听起来怎么说也是挺奇怪的。这么说就剩下长得像胖头鱼一样的Q3了,可惜市场表现也不怎么好,终究难逃20万落地的命运。

但是在近期奥迪给Q3改了款,车身看起来不再肥大,又加入了不少新的设计元素,让这辆车看起来像是刚从《复联4》的片场里开出来。那新款Q3在外观全面升级的同时,实际产品力能不能跟上同级别的雷克萨斯UX、讴歌CDX混动和凯迪拉克XT4,就是今天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1. 座椅和空间

坐垫表现整体优秀,表面材质偏硬但是不会有不适感,手动调节腿托和坐垫主体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割裂感,肩部支撑偏弱,头枕位置偏后且无法前后调节。坐垫侧向支撑和靠背侧向支撑都很优秀,总体上来说前排座椅表现优秀,达到了同类型产品的应有水准。

前排门槛虽然不宽,但是坚硬的侧向支撑会导致下车不太方便。

后排座椅舒适性尚可,靠背角度在A0级SUV中比相对较缓,但是坐垫和靠背之间的缝隙会导致身材较瘦的人臀部缺乏支撑。

坐垫长度较短,腿部空间表现不错,空间表现在同价位类似产品中具有一定优势。

由于车系内有四驱车型,后排隆起几乎在所难免,中间座位坐垫甚至比两侧座椅还要短几厘米,导致后排中间位置几乎无法乘坐成年乘客。

门槛相对一般的SUV更窄,后排可以做到一脚踩到地面。

但是由于后门开口较小,对于一些身材并不高大的女性乘客而言下车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副驾驶位置由于中控的设计,对于腿部空间有一定的占用,实际右后座腿部空间会相比左后座更小一些。

后备箱空间相对比较宽敞,并且后备箱地板还可以手动升降,图为高位,方便从后备箱拉出行李。

降低地板后最大化装载空间,相对而言后备箱开口偏大,装卸行李不是很方便。
Q3整车乘坐空间和装载空间在同价位竞品中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前排座椅舒适性比较好,但是就日常使用来看在设计上还是有一定不足,后排虽然空间很大但是座椅本身表现一般。总体而言Q3的空间和座椅表现可以满足一般家庭使用,在同价位中属于优秀的表现。
2. 内饰和人机工程学

首先要表扬的是Q3的驾驶视野,非常通透且盲区很小,开上去就像一台被架高的高尔夫。但是方向盘离驾驶员距离稍远,相对其运动化的座椅设计,方向盘的表现让人有些遗憾。

中控屏幕反应很快,不会出现卡顿,位置也便于触摸。但是劣势同样存在,由于采用了奥迪的家族内饰设计语言,中控屏幕的位置并不理想,在雷克萨斯UX上相同位置布置的已经是位于最底层的空调面板了。

对于此区域的按键布置个人感觉有些奇怪。

12.3英寸虚拟座舱只在顶配,即装配162千瓦2.0T发动机车型上标配,其余车型选装则需要额外付款13,000元。标配的数字仪表设计扁平化且不能放缩两个主要仪表,但导航信息等显示已经足够清晰了。
Q3的内饰设计找不到明显的硬伤,在驾驶舱的主观感觉非常像同为一汽大众生产的大众探歌顶配版车型。考虑到其绝大部分控制界面都触手可及,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给到中好评,日常使用没有问题和不适。
3. 动力总成

试驾车型是搭载110千瓦1.4T发动机的35TFSI车型,与之搭配的是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具体型号未知。猜测1.4T车型搭配的应该是DQ250变速箱,2.0T车型则搭配DQ380或者DQ381变速箱,故不同型号(包括同样发动机前驱和四驱)之间动力总成表现应该会有较大差别,不可直接套用1.4T前驱车型的结论。

除了驾驶室视野像高尔夫之外,这套动力总成的实际表现也和高尔夫分外相似。在低速蠕行时的接合抖动在所难免,在用刹车控制车速蠕行时尤其明显。除此之外,倒车时也比较让人头疼,平地还算比较好控制,无非就是松开刹车后还要等接近半秒车才开始有反应。遇到有障碍物或者路面不平时才是噩梦的开始,经常会出现松开刹车后两三秒没有动静,轻点油门也没有反应,踩到某临界点时离合器迅速接合,车突然窜出去的情况。虽然由于双离合器的结构限制,这种问题在所难免,但是对于一辆卖接近30万的精品小车来说,这样的表现令人失望。
不过在日常行驶中变速箱对于换挡冲击的处理比较优秀,即便是在大负载工况下换挡冲击感也不明显,小负载驾驶时换挡虽然能被感受到,但是是不存在顿挫的。但在顾及平顺性的同时也牺牲了换挡速度,加上变速箱对于降档的态度十分暧昧,一副“可以降挡,但是没有必要”的感觉,会有深踩不降挡,再深踩不知道该降到哪个挡的问题出现。而其非常有限的动力也会让这辆小车在上坡时略显乏力,110千瓦的最大功率带动裸重接近1.6吨的车身,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达到了10.4秒,加之涡轮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后段衰减,在需要动力输出时还是蛮让人着急的。
而手动模式的问题还是奥迪的老毛病,双离合变速箱在档位预期与驾驶员操作不切合时会有比较大的换挡延迟,连续换挡的延迟也依旧存在。
4. 驾驶感受

底盘调校硬是这辆车最大的问题所在,小震动表现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大震动处理就显得十分慵懒。减震器高速阻尼过大导致在遇到颠簸路面时的驾乘体验可以用“灾难”来形容,而后排乘客更惨,由于后轴相对于前轴的避震更“硬”,所以……当时拍照老哥的原话是:“弹飞了”。
底盘调校缺乏高级感,随时跟随路面起伏的车身让乘坐体验非常廉价,别以为硬邦邦的避震会提升你的操控感受,在稳态条件下侧倾可一点都不小,在体验侧倾的时候,高级感十足的虚拟座舱没准还会提示你“请添加玻璃清洗液”。
车身跟随性一般,无功无过。转向手感很轻,阻尼和回正力矩相比于同级别产品都明显偏小,转向精准性相对也比较一般。但我认为这并不是Q3的缺点,相对于其使用环境和目标客户群体而言,轻盈的转向反而更适合在城市内日常代步。
不过总体来讲,Q3的行驶质感给我的感觉还是像一台被架高的经济型两箱A级车,其底盘调校完全对不起其目前28万的裸车价格。
5. NVH

如果我说行驶质感不值28万的售价,那NVH表现可能连高尔夫都不如,试驾车型配备了19英寸的大轮圈,除了滤震方面的劣势之外,胎噪也是非常感人,在40公里的时候就能听见细微的胎噪了。当车速达到75之后,风噪就成为主要噪音来源,大量的风声从A柱和后视镜传入车内。当车速达到100,基本上就是胎噪风噪发动机齐鸣的状态了,总体的噪音隔绝和1.6自动挡的高尔夫差不了太多。至于发动机在高负载工况下的粗糙噪音,低转时从仪表背后传来的涡轮声和其相比之下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不影响驾驶,全过了得了。
6. 如果你想买,八成是因为……
新的家族设计语言贯穿始终。
尾灯和头灯相互呼应。
门把手设计别出心裁,但是用起来迷之别扭。
和A6和A8差不多同款的内饰设计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亮点之一。
也算是目前最好看的Baby Audi了。
7. 如果以上的亮点没有那么吸引你,
但是又想要一辆德系小型SUV……
我推荐1.4T顶配大众探歌,德味绝对足,动力绝对比1.4T的Q3强,配置绝对够,空间不比Q3小。最重要的是噪音控制、底盘调校和动力总成标定都要比Q3好得多。但是推荐的仅仅是探歌的顶配四驱车型,1.4T前驱款相比之下就差很多了。
而本文的各项结论也仅限于搭载1.4T发动机的35TFSI车型,鉴于不同的变速箱和发动机会给大众旗下车型带来巨大的驾乘感受差异,所以40TFSI和45TFSI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至于为什么选取35TFSI作为对比车型,原因很简单,试驾车只有35TFSI,仅此而已。
奥迪Q3、雷克萨斯UX、讴歌CDX和
凯迪拉克XT4对比评价
如果你有载人或者装载需求的话,可以直接排除雷克萨斯UX和凯迪拉克XT4。剩下奥迪Q3和讴歌CDX当中,讴歌CDX是当之无愧的机械素质胜利者,而Q3的绝对空间相对稍大一点点(主要体现在行李箱装载能力上)。
凯迪拉克XT4单独测评文章:详见咖加车评APP
如果你没有载人需求,纯粹自己用或者两个人用,那我的建议是直接排除Q3,Q3是这四辆车中行驶感受最粗糙的一辆,动力同时也是最弱的一辆。剩下的三辆车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
雷克萨斯UX的设计是最特立独行的,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它的与众不同,F Sport车型除了防爆胎和空间之外几乎没有别的短板。空间是四辆车里最小的,但是对于两人使用来说后排空间完全不重要,后座只要能放得下东西就够了。
CDX混动是四辆车里最全面的一台,无论是在驾驶层面还是空间表现上都挑不出问题,并且是四辆车里机械素质最优秀的一台,动力总成和悬架调教简直是心灵感应一般的存在。可以说是除了品牌认同度之外不存在任何短板,同级别当之无愧的最佳表现。
凯迪拉克XT4是四位选手中动力最强的一位,0-100公里每小时加速时间比两台日本车快了一秒,比Q3快了接近3秒。而顶配四驱车型的可变阻尼悬架在城市道路上也可以提供不亚于讴歌CDX的行驶高级感,配合巨额终端优惠,也是竞争力非常强的一位选手。
以下是对比车型综合实力排名
排在第一位的是讴歌CDX混动,绝佳的机械性能、滤震性能和噪音控制,加上能够舒适乘坐四个人的车内空间,可以说是一款全面且完善的产品。终端售价相对其他车型稍高但是仍然有可谈的空间,可以说是一款家用自用两相宜的产品,也是级别中当之无愧的王者。
排在第二位的是雷克萨斯UX,极好的制造工艺,从内到外都透着极强的精致感。但是在动力总成标定和底盘高级感上我认为还是略逊于CDX混动。而运动型的座椅和放低的坐姿意味着彻底放弃第二排乘坐空间,但即使如此第二排座椅仍然能提供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对于一个人使用来说UX几乎是完美的,小巧的车身和听话的动力总成使得驾驶体验异常轻松。加上雷克萨斯的免费保养之类的服务,对于女性车主也非常友好,值得推荐。
并列排在第二位的是凯迪拉克XT4,优秀的纯汽油动力总成,运动化的底盘调校在保证优良操控感的同时也提供了极为优秀的滤震性能。空间虽然大过UX但是在级别内并没有什么优势,丰富的配置也是以前排为中心,从方方面面来看XT4都是一台为喜欢驾驶的人准备的SUV,只是油耗也有可能是同级别中最高的一台,不过对于消费A0级豪华SUV的消费者来说,这可能不算是什么问题。而对于通用车型经常提出的可靠性以及保值率问题,由于不同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对于这两方面的专注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本文中不对这两方面做出评价。
奥迪Q3很遗憾只能排在最后一名,空间是其目前唯一的优势。1.4T动力总成和悬架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噪音控制更是全面落后于其他三名对手。目前终端优惠也只是在5,000-10,000元不等,我认为再降四万相对其产品力是比较合适的。这仅仅是相对于1.4T车型而言,另外两款2.0T发动机表现如何暂时还不清楚,但考虑到Q3的不足不仅仅存在于动力总成,所以建议喜欢Q3的消费者还是多开开同级别其他车型再在交定金。但细想Q3最主要的毛病还是卖得太贵,悬架表现和动力总成基本都是大众家的正常操作,如果价格下来了还是很值得购买的,毕竟奥迪标在那摆着呢,对吧?
写到这豪华品牌小型SUV的选题也就差不多到这了,几辆车对比下来优劣其实非常明显,去店里简单试驾一下多多少少都能体会出个一二三等来。尤其是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不要觉得驾驶性不重要,一辆好开的车在未来数年内可以为你提供的舒适和便利可不是一辆凑合出来的车能比的,好赖去开一开,不要迷信BBA,即使选不出来最好的产品也能买到一个自己喜欢、用着不后悔的城市小车。
简评沃尔沃XC40

先解释以下为什么XC40是简评并且不参与对比测试,不是因为以上品牌都不配给沃尔沃提鞋,主要原因还是XC40试驾路况极好,并由于4S店工作人员认为我不会开车,导致前半程跟着公交走辅道,后半程被迫在双向八车道并且没车的路上限速70,以下只阐述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和直观驾驶感受。
先说前排

T5车型配备坐垫长度手动调节,调节方式和宝马3类似,割裂感不明显,但T4车型并不具备坐垫长度调节功能,导致坐垫长度明显偏短。坐姿非常高,坐垫臀部位置偏窄,两侧填充材料软导致侧向支撑很弱。靠背顶腰,肩部和座椅之间会有空隙,头枕位置过于靠前。前排乘坐舒适性最多只能给中评。

方向盘离驾驶员较远,握感较好,舒适模式下方向盘非常轻,阻尼和回正力矩都很小,运动模式下阻尼和回正力矩都有明显提升,但是手感依然很奇怪,具体原因未知。

中控屏幕非常容易留指纹,大多数功能都集成在中控屏幕上,操作系统几乎没有卡顿发生,只有在加载地图和刚开机时会比较卡。

档杆位置偏低,操作方式和领克车系相同,从P挡挂入D挡需要向后拉两次。

内饰设计中规中矩,个人觉得人机工程学便利度不如领克01。

后排座椅非常差,坐姿比前排还高,坐垫平且短,材质偏硬导致主要受力区域压力很明显,靠背角度陡,只适合短途乘坐。

空间还不错,但是不足以弥补腿部支撑的缺乏。

中间位置地板隆起较小,并且中间座位也可以用来短途乘坐乘客。

后排中间座位头部空间也完全够用。

后排上下车可以一脚落地,但是后门极小,右腿会磕到B柱。

后备箱地板可以掀开,但是最内侧盖板似乎不可移动,空间在级别内部比较有优势。

下面说动态感受,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体验并不完全,只挑遇到的明显问题说一说。

最大的问题是噪音,试驾车是T4版本,对于发动机的噪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隔绝。以XT4为例,发动机噪音是相对偏大,但是大多是从防火墙传来,并且涡轮运转噪音也不明显,XC40则完全不同,噪音从前排正面扑面而来,发动机运转噪音毫无削弱直接传进乘员舱,通常在其他车型上都是打开窗户才能听见的涡轮的增压声也非常明显,即使在后排也很清晰得听见发动机运转噪声。由于在展车的发动机盖上并没有见到任何有效的隔音措施,所以我猜测是发动机噪音通过机盖和玻璃直接传入机舱导致NVH性能出现严重问题。前排胎噪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发动机噪音盖过了胎噪,但后排胎噪就比较大了,总体噪音隔绝给出明确差评。后排除了胎噪之外还有滤震问题,后轴滤震明显不如前排,主观感受很颠,并且在遇到大震动时还会出现轻微余震,乘坐感受非常差。

T4发动机最大功率140千瓦,且绑定四驱系统。在舒适模式下加速响应还不错,但是换挡时间比较长,且极限动力相比同样是纯汽油动力的XT4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平顺性问题不大,手动模式换挡响应时间表现一般,总体而言无功无过。
通过简短的试驾得出的结论非常有限,但即使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依然能得出一个明确且确定的结论,即是相比领克01,XC40在主观驾驶感受上毫无优势,起码领克01开起来不会让你觉得跟发动机共处一室。

总体而言目前试到的T4版本XC40除了内外饰设计之外没有找到其他亮点,座椅比较差,机械性能表现一般,NVH表现稀烂,要我说这车开起来的烦躁程度远超领克01,25万+的售价买XC40非常不值,不如买各方面都更好的凯迪拉克XT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