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漫画阅读总结:引进出版漫画十佳

白嫖网上资源当然很爽,对于没办法出版、网上也没有正版资源的作品,也只能依靠用爱发电的汉化组们。但只要有自己感兴趣的漫画出版,我是毫不犹豫支持的。往年我的漫画阅读很杂乱,年代、国家、作者、题材都不固定,很难做什么总结,但2022年是我大量购买国内引进漫画出版物的一年(但不一定都是2022年出版的),居然刚好够选出十佳,那正好以这条线索来进行总结,也顺便推荐大家购买。


第十位

大童澄瞳
作为先看到动画的人,看第一卷的时候是失望的。对这么一部以动画本身为主题的作品来说,动画的加成实在太大,作品中设计的镜头、作画和声音都能直接在动画中呈现,相比之下漫画没什么魅力。但二三四卷却越看越有味道,比起动画所展现的热爱,我从漫画中更多地看到一群动画创作者是如何观察世界、并把这些观察加载到自己的作品里的,十分有趣。第五卷则是阅读体验最糟糕的一点,很多时候都看不懂主人公们到底想干啥,不知道是大童本来的叙事问题还是翻译偏差,综合来说只能把它排最后。
第九位

藤本树
《炎拳》《电锯人》《暮然回首》的火热,特别是去年电锯人动画的播出,让藤本树这个“怪味”漫画家走进大众视野。熟悉藤本树的都知道他对电影的钟爱,《再见绘梨》的内容与电影密切相关,而形式也掺进了大量电影元素,比如重复使用2.35:1的画格,因此在网上反响巨大,引起大量关于本作“电影感”的讨论。
我觉得对形式的讨论是好的,但对其的吹嘘或苛责都有点让人无语,我认为不是看得少就是不了解创作这回事。虽然无意也没能力展开讲,但《再见绘梨》明显是藤本树将自己最擅长的创作方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产物,是一部最能代表藤本树的作品。对我个人来说,看这篇漫画时一方面还是赞叹他对漫画的sense,另一方面又精致得让我有点喜爱不起来。
第八位

阿兰·摩尔/戴夫·吉本斯
大概是我看过冷战色彩最浓厚的作品,了解历史和政治的人阅读会得到更多乐趣,我个人在这方面水平很低。画面信息十分丰富且密集,不是轻松阅读的漫画。所以这本书最后还附带了译者的解读,具体到某一页某一格的哪些信息值得被注意或者有哪些背景,译者都会分享。不是说漫画故事本身得靠这些解读才能看明白,只是看下来确实发现很多没注意到的点。末尾“最聪明的人”突然变得天真,导致观感有点残念,幸好作者借曼哈顿博士之口留了句“万物永不终结”,也设计让罗夏日记留下了悬念。
第七位

鱼丰
2021年漫画大赏第二名、2022年“这本漫画真厉害”男榜第二名、2022年手冢治虫文化赏大赏。这么多头衔放一起,够理由读这部作品了吧?这书的内容看标题就知道,是关于探索地动说的故事,既浪漫又理性。最难得的莫过于本作并非只是对地动说(真理)的一腔热血,而是进入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把当时人的种种局限性也画了出来。年轻人能有这般见识,创作出这般成熟的漫画,鱼丰前途无限。
第六位

松本大洋
太出名就不详细说了,神作就完事了。对我来说看这部漫画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其和动画的对比,你真的会发现汤浅的改编(主要是动画中添加的元素)是花了心思的。比如孔文革那句“你反手无力,正手不精,脚步松散,反应迟钝,没一个动作像样,就你还想跟我同台较量吗?做你的美梦!”是动画原创,比如增加了龙的女友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等等。
第五位

今敏
今敏27岁(1990年)时画的第一部长篇漫画(就是整本书都在讲一个故事)。故事本身不复杂,不过是一个乡下要保持自然还是要经济发展的命题,对城乡关系、人与家乡的联系做探讨,但我确实没见过像今敏这样表达得这么清晰的。最有力量的台词还是那句“乡下可不是你的避难所!”,放到今天、放到今天的中国仍相当合适,实属时代的呐喊了。
第四位

丰田彻也
高质量低产量,丰田彻也至今只有这三部作品,它们互相独立,但也有一些联系,比如三部作品出现了同一个侦探角色,算是平行世界。它们也是放在一起出版的。
《咖啡时间》的特点很明显,严格一话12页的短篇,每个短篇都与咖啡有关,这咖啡不一定喝,甚至不一定出现,只是以咖啡为线索讲述形形色色的故事,有的沉重,有的搞怪,似乎都与离别有关,却让人心情平静。
《护目镜》的几个故事都在画家庭关系,一前一后都跟泡沫经济有关。本作有些地方处理挺出神入化的。
《暗流》是唯一一部长篇,戏剧性、情感积聚也最为强烈。
可以发现丰田彻也总在描绘人和人生,作品很文艺,但一点都不文艺逼,可以把微妙混杂的情感描绘清晰,我认为这是那些只关注自我发泄而让读者不得不以意识流的方式读作品的作者最需要学习的。
第三位

五十岚大介
我还是先看到动画,后来才看的漫画。《海兽之子》动画电影美术和作画非常的优秀、非常的秀,但故事实在太神棍了,神棍得来又要把道理用最直白的方式口述给你听,实在get不到监督的意图,属于是依靠画面而不依靠叙事的作品。
直至看到漫画原作,才发现动画电影似乎因为时长关系不得不放弃原作中的很多元素和主题,也就难怪显得有些支离破碎。那么要如何评价这部漫画呢?我想,正如漫画中反复强调“最重要的约定是无法言说的”,我也难以言说它,所以在这里就只作这样的概括:一部完全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来描绘生命、海洋、宇宙种种的作品。剩下的就让读者亲自去感受吧。
第二位

刘敬贤
以新加坡漫画家陈福财的一生将新加坡历史串联起来,是一部关于国家历史的作品。为什么不说是漫画家传记?因为这个陈福财……是作者虚构的,这是一个以虚构人物为线索的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非虚构故事(有点绕)。
在我看来本作最厉害的地方,是这当中图画风格之多样(特别是那些像扫描发黄图片般的画面处理),把人物置于混乱时代的恍惚感,让我完全没怀疑过新加坡有陈福财这个漫画家。应该说,我在买这本书之前已经稍微有了解,脑子中有个模糊的概念,即这个陈福财不是真人,但看书的时候一度上网找资料确认——真的是这样吗?就是如此以假乱真的地步。以及本作中那些极辛辣又有趣的讽刺,真是很久没看到过了,即使是不了解新加坡历史的我也看得津津有味(毕竟某国不是也有这样的影子嘛)。这本书的出版,想必也经过了几番艰辛吧。
第一位

高野文子
我是近两年才知道高野文子这个漫画家的,当时得知沙村广明、松本大洋、五十岚大介都很推崇她,遂对她产生了兴趣。去年看完《朋友们》,我的评论是这样的:“太强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故事里的浪漫气息扑面而来,完美的线条、构图、黑白灰关系,这就是漫画本画吧。”
现在可以说,这是非常适合漫画作者阅读的作品,去品味其中线条塑造的立体感、构图和画面元素的取舍、用黑白灰构建的光影感和空间感,应该能有所学习。然而这不意味着普通读者不适合看,之所以选择《朋友们》而不是一同出版的《一根棒》,除了画面,也是因为我个人觉得《朋友们》的故事更加优秀(至少是更合我口味),《盛子小姐的女儿节》搞怪有趣,《生于春天港口的鸟儿》惹人怜爱,《波比&哈希》纯真美好,《戴维斯的计划》干净利落,这种短篇集我每一篇都喜欢的,也许仅此一本。

特别提名

ZCloud
有妖气时期的作品,目前没有完整实体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前出过单行本,网上也能买到但比较贵,而且不全(只有5本,估计出到第一部完结),所以没买。Kindle上有完整版,但是我不用这玩意。B站收购有妖气后,《拜见女皇陛下》也被转移到B漫,去年花了几个月漫读券终于把它看完。本作有日式少年漫的情节结构,中国本土的时代背景与故事,普世的价值观和真挚的情感,是我心中最佳国漫之一。

# Bonus #

植芝理一
本作没有(应该也很难)引进出版,网上也没有正版资源,但又好看到我不得不放进总结里,所以以bonus的形式出现了。
从《迷之彼女X》认识植芝理一的我,对于《大蜘蛛酱flashback》最开始当然也是冲着奇怪的XP来的,但越看越觉得植芝理一真的擅长为生活的细枝末节赋予特殊的情感和意义。缺失的父亲/丈夫以flashback的形式连接起过去与现在,参与着母子的生活,原本司空见惯的物品、动作,都变得青涩可爱,趣味横生。最后几话收得特别好,当小实终于要以不同于父母的方式与小一踏上爱情的路,flashback也没有必要存在了,这何尝不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呢。但到最后,作者还能用妈妈与小一的发型对比来留住那一丝暧昧感,实在是让人意犹未尽啊。

老实说,那些面向小众(相对其他流行读物来说确实算小众了)漫画读者的书大多质量很好但不便宜,比如《守望者》虽然很大一本,但定价198元也算是有点贵。不过网购的话都不会以定价购买,肯定是打折的,所以有能力还是希望大家支持正版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