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外行觉得特别丑,但其实很厉害的画?-蓝铅笔

一条肥硕的女人大腿,竟然能被拍出近2亿天价?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此感到震惊!?
就这?也值1.98亿港元???凭什么??
我上我也行???

而这幅画的作者至今也不为国人所熟知。
但是在台湾、法国、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他的画作,甚至将他称为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
他就是西方公认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常玉 SANYU

中国最后的贵公子
1901年,常玉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富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个书画迷,擅长画马,所以从小就十分支持儿子的艺术道路,年少时就让常玉拜师学习书画。1920年前后,常玉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而我们熟悉的徐悲鸿、林风眠也在那时赴法习艺。
但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的常玉公子并没有去徐悲鸿进修的国立巴黎艺术学院,反而选择了与学院派风格迥异的“大茅屋画室”。

那时的他,潇洒闲散,衣着考究不说,日常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咖啡馆里看《红楼梦》或者拉小提琴、登山、画画……妥妥的“小资”少爷范。
再加上有家人的经济支持,衣食无忧的常玉只需醉心书画,绘画和享乐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但也因此,为他晚年贫困潦倒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常玉自幼艺术天赋卓越,年少时更是跟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的四川名书法家赵熙习字学画,深受中国传统书法和文人水墨画的影响。
扎实的艺术基础,特别的文化浸染,也让常玉在20、30年代的法国画坛拥有一席之地。

1但天生极度任性洒脱的个性,让他无法勉强自己,所以,这之后的艺术之路,走得就不那么顺畅了。
举个例子,当年刘海粟成立天马会,常玉却认为天马会是用来自吹自擂的,转头就与徐悲鸿、邵洵美、张道藩等人组成天狗会以嘲之。(肥皂君:这脾气也是够犟的)

再者,站在今天我们的视角上,作为一个艺术家和画商打好关系,获得经济支持,这是必然的吧?
但常玉不然!
有一次常玉和一位法国画廊老板见面,可他不仅拒绝卖画给他,甚至还不让他踏入自己的工作室看画。

这是为啥?难得这位画廊老板和常玉有过过节?
但结果往往让我们跌破眼镜:“我不喜欢他的长相”,还有“我才不要让我画跟他住在一起”常玉如是说。(肥皂君:阿这...太傲娇了吧...)

因此,即便是常玉的友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难了解的人”。
但如果我们能,认真观摩常玉的画,便会发现其实他并不难理解,只是不愿委屈自己,只是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罢了。

“一切爱好是天然”,忠于自己的常玉,无论外界的喜恶,他一直只画他想画的。
他的人像速写虽然简单、质朴,却极有中国韵味。而其油画作品的观感也其微妙,虽然是油画却近乎水墨写意画,极富东方情调,画面意蕴悠长。

可当我们细看画中形与色的构成,却又基于西方现代造型的观念,这些尝试都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做辅助的。
这种前卫的尝试便是当时的绝无仅有,也正式因为这份前卫与特殊,艺术道路十分孤独,后半生穷困潦倒。

他曾说过“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须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 所以哪怕后来兄长逝世,经济来源被切断,生活穷困潦倒,他也不愿投其所好。

他曾说“欧洲绘画好比一席丰盛的菜餚,当中包含了许多烧烤、煎炸的食品以及各色肉类。
我的作品则是蔬菜、水果及色拉,能帮助人们转换及改变对于欣赏绘画艺术的品位。当代画家们总带点欺骗地以多种颜色作画。我不欺骗,故此我不被归纳为这些为人接受的画家之一。”

就这样,一个我行我素、不媚世俗,骨子里带着傲气的贵公子——常玉,在本该大放光彩的最好时期被西方现实的艺术界抛弃了。
像常玉这样第一批进入西方艺术世界的中国艺术家们,总是很难真正融入进西方的文化情境。他们往往带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总是试图借助传统文化来实现现代的转换。

而这样“异类”式的做法,在那个年代赏识者可谓凤毛麟角,常玉的被抛弃也可谓必然。
在常玉的后半中,这位穷困潦倒的公子哥也曾为了生计打工。但贫穷并不能磨灭他的心性,他依然是那个清高不羁的贵公子,宁愿把画送人也不愿卖给不喜之人。

而且手头再没钱,他也不愿舍弃艺术苦了眼睛,而是用仅有的一点钱来雇女模特,他说:“我就不能一天没有一个精光的女人耽在我的面前供养,安慰,喂饱我的‘眼淫’。”
诗人徐志摩便是常玉最忠实的粉丝,他将常玉裸女画中肥硕的下肢盛赞为“宇宙大腿”。

虽然常玉的裸女大腿系列常常会引发很多争议,但他的粉色系列就看起来纯真自然,恬静舒适。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而下面的这幅小象,则是常玉的最后一幅画,完成于1966年的夏天。
“1966年的夏天,常玉对好朋友达昂说:我开始画一张画。
达昂:是什么样的画?
常玉:您将会看到!
达昂:那要等到几时?
常玉:再过几天之后……我先画,然后再简化它……再简化它……
过了几天,常玉邀请好友达昂来观看。那是一只极小的画,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奔驰。他用手指点着这只动物对达昂介绍:这就是我。

达昂后来回忆,说完这句话,常玉笑了,那是中国人特有的微笑。
这幅画叫做《奔跑的小象》,也是常玉最后一张画作。
当他用那种类似造物者的角度看着自己的时候,或许就像准备灵魂出窍一般,常玉在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准备用过自己的方式完成他的作品、完成自己的一生、完成那美学的纯粹。”

1966年,常玉因煤气泄漏死在了蒙帕纳斯工作室里。
彼时的他不知道,他那曾被成捆兜售,售价仅数百法郎的画作,却在半个世纪后,轰动了艺术圈,一幅画便拍出了近2亿的高价。
但我想,也许他即便知道了,也会淡然一笑,然后不羁的言道: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