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产研先进材料研究院介绍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整个制造业都可以划分为材料的制造与材料的应用。山东的新材料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三,部分产品全球领先,但终端产品、名牌产品、高端产品比例不高,产业链条普遍较短,上中下游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与企业需求、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较低,可产业化的有效科研成果供给不足。
山东产研先进材料研究院应运而生。

“四位一体” 助力山东材料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山东产研先进材料研究院是山东产研院的全资子公司,以促进山东材料相关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以创新产品研发和早期产业孵化为核心业务。我们是“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同时又追求“四位一体”的职能定位:
第一、我们是地方政府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的施工队,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提供科创人才和成果产业化落地、投资机构对接、产业发展规划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第二、我们是企业创新研发突破自我的合作伙伴,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协助企业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对接前沿的研发资源,合作开发可产业化的创新成果,不断拓展企业的创新网络。
第三、我们是科技创业者大展宏图的舞台,通过政企推介、投资支持、市场对接、技术合作等全方位服务,为技术插上管理的翅膀,飞跃创业的死亡之谷,实现回报社会、成就自我的初心。
第四、我们是产业投资人的探路先锋,提前完成项目综合评估,提供研发阶段和天使轮的投资支持与运营跟踪,充分把握项目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最大限度地降低后续的产业投资风险。
业务方向:应用导向,服务七类主体
先进材料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信息、能源、环境等场景的应用需求,而数字科技的支撑和引领是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燃料和润滑剂。材料院2020年成立以来,重点布局“光电信息材料”、“绿色低碳材料”两大应用研发方向及材料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平台。
“光电信息材料”方向,重点关注光敏聚酰亚胺封装材料,覆晶薄膜封装基板材料;开发膜材料离子交换吸附螯合纯化金属离子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纳滤膜材料的量产工艺技术;开发低介电、高耐候、轻量化复合材料,在5G天线罩、集成电路板领域应用;关注可折叠超薄柔性玻璃制备技术、显示用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材料制备技术、柔性衬底光电薄膜镀膜技术、微米级超薄因瓦合金成型技术、显示及封装材料用金属掩模版成型技术。
“绿色低碳材料”方向,重点聚焦轨道交通、汽车的轻量化技术,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连续纤维预浸料、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开发新一代太阳能薄膜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三维网络结构油系PVDF&陶瓷混合涂覆技术;开发回收风电叶片设计和制造海洋牧场部件技术;开发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密封材料、催化剂以及高效能PEM制氢电解槽,高压储氢容器与输运管道;开发尾矿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多元固废组分化学激活与颗粒分布调控技术、回收塑料微球化技术;开发低成本一步法真空玻璃制备技术、高储能密度低过冷度相变储能技术。
材料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平台将以服务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市场化方式,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类主体提供可以增加业务收益、降低成本与风险的数据产品,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超额增长。研发重点包括垂直领域搜索引擎的设计与搭建、材料产业数据库集群设计、数据挖掘和收集工具开发和结构化数据的批量生产。材料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传统企业与科技企业融合共生的重要纽带,蕴含巨大商业价值,必将形成一个庞大市场体系。山东产研院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数据规模较大和市场化水平成熟的材料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3年 起航新征程
材料院2022年底全职研发管理团队超过40人,通过合资合作主导建立了12个企业化研究机构,开展创新研发课题超过30项,投资孵化高技术产业化公司13家,带动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2023年起,材料院将组建新材料研发能力全省领先的技术平台,整体提升转制为山东产研院基地型研究机构,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