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参考资料】二战德空划时代的喷气式轰炸机——阿拉多AR234“闪电”喷气轰炸机

2023-07-15 11:00 作者:当代启示录V  | 我要投稿

本文摘自《图解第三帝国空军综合事典:1935——1945》。 

德国空军不仅在世界上最早装备了喷气式战斗机,也率先列装了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轰炸机,这就是阿拉多Ar 234型,但这种飞机最初是作为纯粹的侦察机设计的。1940年秋,航空部提出喷气式高速侦察机研发项目,要求航程达到2156公里。阿拉多公司是唯一做出回应的厂商,提交了E370方案,采用常规气动布局,配备两台BMW003型涡喷发动机,后改为Jumo004型,设计时速可达830公里,航程为1995公里,该方案的特殊之处是没有安装常规起落架,起飞时被置于一台分离式三轮滑车上,降落时则依靠机腹及机翼下的三条滑橇,以减轻重量,增加燃油载量,提高航程。

尽管E370的航程未能达到军方要求,但米尔希元帅对此项目很感兴趣,授权建造原型机,官方编号为Ar 234。由于引擎交付迟缓,首架原型机迟至1943年7月30日首飞,在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操纵性,时速达到650公里以上,但引擎运行不够稳定,曾发生起火事故,导致坠机。阿拉多公司建造了8架无起落架的原型机,后来统称为Ar 234A型。军方始终对其特殊的起降方式表示担忧,而且测试表明起飞滑车使用不便。阿拉多公司于1944年初着手改进,为Ar 234安装常规起落架,为此加宽了中部机身和翼展,同时还考虑到充当轰炸机的能力,增加外置挂架和自卫武器,最终形成了Ar 234B型,于1944年3月12日首飞,并成为Ar 234型的基本量产型,于1944年9月服役。


Ar 234型为双发单座上单翼单垂尾布局,近似圆柱的机身首部是一个卵形全透明单人座舱,具有良好的前视和两侧视野,但几乎看不到后方。一对平直的梯形上单翼下对称安装两个发动机吊舱,总体构型非常简洁。B型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并且配有增压座舱,起飞时翼下加挂助推火箭,减少滑跑距离。作为轰炸机,Ar 234B型因为机身空间大部被油箱占据,无法设置弹舱,只能在机身外挂载武器,可在机腹中央的半埋式挂架上携带一枚1000公斤炸弹,在发动机吊舱下各有一个挂架,可挂载500公斤炸弹,总载弹量为1500公斤。Ar 234B型还在机身后部加装了2门MG151型20毫米机炮,向后方射击,飞行员通过安装在座舱顶部的一个后视潜望镜瞄准,这个装置源自坦克使用的潜望镜。不过,实战证明这种自卫武器系统效能不佳,前线部队多将其拆除,以减轻重量。对于Ar 234来说,速度就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可以摆脱任何盟军战斗机的追击,不过Jumo004型引擎可靠性低,在运行10小时后就需维护或更换。从1944年夏季至战争结束,约210架Ar 24B型被制造出来,包括轰炸型和侦察型。



从1943年夏季开始,阿拉多公司就计划开发配置四台喷气引擎的新改型,即Ar 234C,在主翼下吊装4台BMW003型引擎,有成对并列安装和四发独立安装两种方案,最后确定为前者,时速可达882公里,载弹量比B型提高一倍,于1944年2月4日完成首飞,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喷气式轰炸机。Ar 234C型有多达8种子型号,包括侦察型、轰炸型、双座型以及夜战型等。C型于1945年2月量产,德国空军下达了高达3800架的订单,但最后只完成了大约20~30架,几乎没有参加实战。此外,Ar 234型还有其他改型计划,比如双座轰炸机Ar 234D型、重型战斗机Ar 234E型和夜间战斗机Ar 234P型,但都停留于构想。


1944年夏季,少量Ar 234A型作为高速侦察机被投入前线。8月2日,7号原型机对法国境内的盟军占领区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喷气飞机的侦察行动,后来还曾深入英国上空进行侦察。凭借出色的速度,Ar 234能够轻松突破盟军的空防体系,是战争末期能够在敌占区自由行动的少数德军飞机之一。Ar 234B型于1944年秋季服役,唯一装备这种新锐战机的部队是第76轰炸机联队,于6月间就开始换装工作,由于很多飞行员不适应高速的喷气机,在训练中事故频频,直到年底才形成战斗力,于12月24日执行了首次喷气飞机的轰炸行动。第76联队在1945年初实施了少量攻击行动,而最著名的行动是3月间对雷马根大桥的轰炸,该部的40架Ar 234B在Me 262的配合下实施了多次攻击,但未能取得显著战果,但这是历史上喷气战机的首次协同作战。1945年4月,一架Ar 234对英国进行了高空侦察,这是二战中德军飞机最后一次飞临英国上空。由于数量稀少,服役过晚,Ar 234和Me 262一样未能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二战德空划时代的喷气式轰炸机——阿拉多AR234“闪电”喷气轰炸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