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隔六年,教科文组织重启世界记忆名录列入工作,中国有两项通过

2023-07-25 04:47 作者:AgainOnTheWay  | 我要投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3年5月25日发布的新闻稿得知,5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新增64项文献遗产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至此名录中遗产总数达到494个。 在许多地区,文献档案面临威胁,该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甚。多年来,洪水和火灾摧毁了不计其数的纸质文件。影音文件也极其脆弱:磁带会老化,读取设备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保存这些材料和进行数字化处理,否则它们可能会永远消失。 “世界记忆”计划由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创建,旨在防止文献遗产——这些纸质、视听、数字或其他格式的文献或文献收藏具有重要且持久的价值——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该计划致力于保护这些遗产,并促使其更多地向公众开放。

该新闻稿表示,由于各国在提名流程方面存在分歧,《世界记忆名录》的列入工作于2017年中止。在会员国集体努力下,流程得到修订。“世界记忆”计划于2021年重启提名;2023年5月24日,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一致决定将64项文献遗产列入名录。

在今年新增的《世界记忆名录》里,中国通过了两项,分别是第11项和第12项,具体如下(英文水平有限,均为谷歌翻译):

藏医四论

澳门岗德林古庙档案及手稿(1645年至1980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此评价藏医四论: 《藏医学四论》分为四部:《根本论》、《解释论》、《口授论》、《末论》。 它编撰于公元8世纪至12世纪,是藏医学最根本的经典。 《四论》充分展示了索瓦日巴的发展演变,也对索瓦日巴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代表了西藏古代医疗的最高水平,而且体现了西藏早期人文、历史、传统、文学、艺术、工艺的研究。 《四论》的四个木版本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校订本,而金墨抄本一本则是保存最完好的善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此评价澳门岗德林古庙档案及手稿(1645年至1980年): 藏品涵盖明朝末年至20世纪中叶,包括6600多册档案和手稿2300个标题、善本、贝叶经、旧照片和绘画。 这些资料是光德林寺自1924年正式成立以来,为澳门、中国内地及周边地区妇女开展教育和文化活动以来,由大师和知识分子创作和积累的。 该藏品是澳门重要的文献遗产,见证了寺庙在向澳门、内地及周边国家的妇女传播佛教教义和思想,以及倡导社会变革和改革,特别是解放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方面所发挥的独特而非凡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提交的名为“圆真和尚档案馆:日中文化交流史”的项目,也进入了《世界记忆名录》,在第36项。 该项目曾经在中文互联网吵得沸沸扬扬,当时很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着重渲染“日本申遗唐朝史料”,认为这是文化窃取。 其实是危言耸听,这本来就是日本从唐朝带回去的文献资料,不存在什么窃不窃取。 另外,通常所说的申遗指的是申请“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日本申请的是《世界记忆名录》,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该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此评价: 这些材料包括追溯日本僧侣圆真(Enchin,814-891)生活的主要来源,他于 9 世纪前往中国学习佛教并寻求精神启蒙。 这些资料还包括与日中文化交流有关的文献遗产以及当时日本佛教和佛教信仰的深化意义。 提名材料分为四类:中国发布的说明唐朝法律制度的官方文件; 日本发布的说明其国家制度建立的官方文件; 说明中日佛教交流的文献; 以及说明日本佛教中“祖师崇拜”习俗的文献。 尽管唐朝建立了一个对东亚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庞大帝国,但流传至今的记载却寥寥无几。 通过僧人圆真的遗产,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大量历史文献得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使提名材料不仅在宗教史上而且在全球档案中成为罕见的典范。

参考资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稿:https://www.unesco.org/zh/articles/64xiangwenxianyichanbeilierujiaokewenzuzhishijiejiyiminglu?hub=1081

64项新增文献遗产网站:https://www.unesco.org/en/memory-world/register2023

64项新增文献遗产文件下载: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85078

时隔六年,教科文组织重启世界记忆名录列入工作,中国有两项通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