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小时哲学·精神分析】何为无意识(下):无意识不是绝望的回溯性救赎

2022-08-31 15:53 作者:活在梦幻中的人  | 我要投稿

克里斯蒂娃

《亲密革命》

认为timesless=retroactivity,非时间性就是回溯性。

把时间性分两种:linear(三项不停循环 过去现在未来循环是的动力 和方向就是一元线性,前者是男性向度,后者是女性向度)拼起来就是辩证时间性

不能这么简单,女性代表线性时间不可能性,男性代表不可能的时间的空间化/场域化。

revolt,革命回溯性拯救当下掀翻当下,不能直接改变未来 而是要回溯性发现改变过去,就可以改变当下了。

他们认为无意识结构是一种时间性,在意识到线性时间观下,只能把握timeless成一个视差:要么完全没有时间只有僵死结构,要么里面有永恒的时间,一切都在里面完成→now standing:片刻即永恒

意识结构很难把握无意识。不是冲突暴乱的,要把神圣的姿态延续到现实斗争 需要不停重复那些已失败的伟大变革,从而改变人们对于过去的认知和想象,从而创造未来→改变人类对一历史未来的认识 。为左翼文化领域辩护。

未: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永恒的一瞬,而是there is not enough time。时间不够了(时间在不断部署自己创造力,游戏化的预演:几级打野打龙开团),zeitlos(不受潮流影响)。

无意识就是不停的预演自己的未来:幼儿不是创伤在绝望的挽回,而是玩性,但是被符号系统压抑了,以为无意识里只有残局需要不拯救,但是无意识永远都是精彩的锦集!!回溯性建构的羞耻感就是来自于符号系统的压抑,但是小孩子本来是雀跃的欢欣的。

循环原因也不是因为是僵局,是包含一个基本期盼进行游戏化的预演。

所以回溯性的改变过去,当下未来恰恰是在压抑无意识的否定性,无意识是很鲜活的否定性,2-3岁孩子在黑格尔所说的世界之夜”里可能遭遇预演未来,所以时间不够了,发现涌进的杂多越来越多了,无意识循环里已经开始做减法了,不得不抛弃一些无关要素,所以时间体验就诞生了。

之前的符号学秩序介入的解读也是一种方式。

lacan齐:无意识是主体性是没来由的创造,符号系统在面对主体的创造时会用内在痛苦和恐惧,去阻击主体性创造性→主体的自我部署 主体就是这个新东西,主体就是来到符号学秩序抢占的小滩头(主体的自我意识 前哨)主体内容就是把新的东西进行部署。主体要展开,符号系统会阻击他,主体会痛苦,无意识就是想要自我部署, 主体是他的前兆,症状,是无意识与符号系统作斗争的结果,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治愈的努力。所以无意识一开始就朝向未来的,

回溯性逻辑只有靠符号系统支撑,稳固过去存在,和告诉我是一致的,这些都需要符号系统的支撑。所以无意识是政治哲学意识哲学非常精彩的讨论焦点。佛教里讨论意识也如此。

意识是前哨,无意识才是主体,无意识是具有本体论地位的,可以打破先验范畴体系,和本体论视域框架对于世界的锁闭的。开超级管理员权限,把臭吃甜白看红等等,但是要要持戒(儿童的性压抑都有这些爱欲小游戏)禅定付出代价获得稳定主动长期的致幻游戏 就是用弱智小游戏,鼻尖白光,呼吸,对于婴儿时期只能干这个,用这种快喊喂饱,就有所谓“定力”能够反馈致幻的能力,培养意识习惯就稳固下来。就是说是没有对生命有意义,生老病死不用怕了hhh证明世界是意识结构创造的

无意识是一种前本体论实体(本体论部署也是无意识自我部署,支配一切都本体的显现模式和存在模式之前无意识参与这个过程)降临可以轻而易举撕破本体论,做梦 持续致幻,脑的基本算法。


【半小时哲学·精神分析】何为无意识(下):无意识不是绝望的回溯性救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