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母“溺爱”孩子的行为,映射出内心对爱的渴望,却影响孩子一生

2022-11-18 13:23 作者:guo苦瓜  | 我要投稿

导语:生活条件好了,也滋生了“溺爱”的行为,有人是纯粹溺爱孩子,有人是分不清“爱”与“溺爱”的界限,不管是什么原因,“溺爱”总是不对的,希望各位家长摒弃不好的育儿模式,给予孩子更健康的“爱”。

前几天碰到一个朋友闲聊起了孩子是否活泼的事儿,她说她一个亲戚家的女孩子,放假后不出去玩,就闷在书桌旁看书学习,按说这样的孩子让家长省心,其实不然,她是有点过火了。每天跟着姥姥,连妈妈喊她去自家都不去,别的朋友喊她出去玩也不去,你跟她说话她才回答一下,不跟她说话完全就被忽视的那种。这种行为也是让家长发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回忆以往还是跟小时候一大家子人的宠溺有关系,小的时候没被家人说过,等着大点更说不得了,一说就会哭,一哭家人更不敢说,恶性循环了。现在就是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了,不愿出去就在家里好了,但是在花季的年龄,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又担心自己的孩子出问题。 鉴于这种行为,时间长了还真是让人担心。但是回到根源,谁让以前“溺爱”孩子呢?

生活条件好了,却滋生了“溺爱”的行为,有的人觉得这就爱孩子,而有的人是分不清“爱”与“溺爱”的界限,误把“溺爱”当成“爱”。 “爱”的行为是出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给予孩子“自由、宽容、欣赏”,给孩子尊重和信任,让孩子能够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快乐的灵魂。 “溺爱”则是一种不正常的爱,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给孩子更多的爱,但是带有“管制、包办、批评、占有……”的意味。如果你还不明白,说得直白些,比如孩子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穿衣吃饭等,家长非得替孩子去做,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的探索能力,这才是溺爱的表现。

被溺爱的孩子,会有一些共同点。 1、懒惰 这个不难想象,家里就一个孩子,什么事情根本不需要孩子去做,因为父母或者是老人直接就做完了。孩子在小时候是有想做家务的冲动的,而且也乐于帮助家长做各种事情,但是总被家长拒绝,时间长了孩子就放弃了。等着孩子长大了需要独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你还能帮孩子一辈子吗? 2、自私 这是被家长宠坏的典型特点,现在家里两个孩子的还好点,如果是一个孩子,四个大人甚至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那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什么吃的好玩的不用刻意去要就有了,全是孩子一个人的,而这也会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行为。 浅浅幼儿园里,我在监控里看他们上课的情况时,就发现在玩玩具的时候,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但是有个小朋友把玩具全都划拉到一起用胳膊包围着玩,其他的小朋友就是散开玩,一个细节体现出孩子的行为,当然我们也不能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还有一种现象,家长带孩子出去坐席的时候,有的家长就担心孩子吃不到好的菜,不是端到孩子眼前就是使劲的往孩子盘里扒拉,有的甚至在大家还没开始吃的时候,先让孩子吃起来,这是不礼貌的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这种也是溺爱的表现,无形中让孩子学到了自私的行为。 3、自理能力差 被溺爱的孩子感觉都是不用自己做各种事情的,因为家人生怕孩子自己做累着,全都包办,就拿最常见的吃饭问题,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就喂孩子吃,甚至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追着喂,我见过上小学的孩子还有被家长喂饭的。孩子想自己穿衣服吧,家长就觉得孩子小不会或者是嫌孩子穿得慢,就代替,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提高?

4、爱发脾气、任性 被溺爱的孩子觉得什么都合该是他的,都要让着他,都要听他的,但是走入幼儿园开始就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了,大家都是平等的,没人会护着你,如果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动辄打人,这是很不好的行为。 5、有可能成为社会上危险的一类人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破坏善良的意志,私下想找机会攻击别人。 6、受挫折的能力差 开头说的女孩就有点这种特点了,从小不被说,长大了说不得。 被溺爱的孩子往往心理上更脆弱,需要安全感,遇到问题、挫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容易焦虑、沮丧。 书上看到过一个例子,有个小男孩跟妈妈去朋友家里作客,回家的路上拿着人家给的一块家里没有的糖,但是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糖没了,大哭大闹打滚就是要糖,家人被逼着出去找没找到,最后妈妈不忍心看孩子绝望的哭,大半夜的敲开了朋友的门又要了一块。 看到这个孩子的行为,你是不是有扇两下的冲动?这就是被溺爱的后果。

上面这六方面应该是常见的被溺爱的孩子的特点,你想过家长为什么要去溺爱孩子吗? 或许你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爱孩子呗,但是又不知道怎么爱。 是,这是一个理由,但是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理由:父母“溺爱”孩子映射出内心对爱的渴望,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先看个例子:有个妈妈说自己喜欢给孩子买衣服,上千元的童装能塞满整个衣柜,有人说这个妈妈太溺爱孩子了,是吗?其实这位妈妈就是想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望。小时候家里太穷,总是穿姐姐的衣服,有了孩子后,经济上又能负担起,就不想缺着孩子,自己当年想要的就全买给孩子,其实孩子只想要跟同学一样的普通物品而已。 对孩子的溺爱,家长往往而不自觉,但是时间长了影响的确实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家里也有溺爱孩子的现象,那是时候停止这种行为了。 1、全家要统一战线,不管是谁,都不可对孩子没有原则的呵护。 2、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始终如一,不要在高兴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统统满足,不开心的时候就不理孩子。 3、对孩子要舍得。孩子可以自己做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插手,适当放手,孩子才能更茁壮成长。 4、不要用溺爱来补偿曾经的自己。孩子是孩子,我们的童年已经过去,不要因为自己当时没有,现在就补偿在孩子身上,要记住过犹不及。 溺爱孩子其实是一场孤独的游戏,家长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的身上,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如果有溺爱,请停止。

父母“溺爱”孩子的行为,映射出内心对爱的渴望,却影响孩子一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