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龙门阵|汽车降价背后的生活哲学,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月伊始,当我们都还沉浸在特斯拉准备把造车成本再浓缩50%的宏图篇章,湖北毫无预兆的打响了汽车降价的“第一枪。

雪铁龙C6最高优惠9万元,共创版仅12万元出头,当湖北之外的消费者听到这个消息时,4S店已经因为爆单而停止接单,雪铁龙的销售从未如此硬气,工厂出产的C6也是出一台拉走一台,3月C6销量破万已经板上钉钉,要知道该车在2022全年的年销量都不足3k辆。
“不让我吃饭,那就都别吃了”,湖北这一举动让整个行业猝不及防,也算是“破釜沉舟”。眼见着这波营销红利,目前已经超过40个品牌加入到这波降价潮,不论是10万元档还是50万元档,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也不论是传统燃油还是新能源,比如大众ID.优惠就高达4万元。

降价的背后有诸多原因。年初因为新能源原材料降价,特斯拉、蔚来等品牌相继调整价格,不断冲击着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此外,国6b排放标准即将在今年7月执行,在此之前,车企必须把过去生产的库存全部都消化掉,否则只能烂在自己手里。而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底,全国乘用车库存35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40万辆左右,剩下的310万全部都是燃油车或者混动车,降价属实是无奈之举。
不过这也造就了用户市场为数不多可以载入历史的狂欢。对用户来说,这就犹如“天降馅饼”,原本还在A级车中纠结、徘徊,如今轻松拿捏到B级车,不管是空间还是品质,那驾乘体验妥妥再上一个台阶,午夜梦回的时候也是会笑醒的吧。

只是对燃油车来说,这可能也是最后的狂欢了。价格一旦破防,再涨上去,依然是“死棋”。
再者,当下汽车行业已经不再是蓝海市场,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迅速,跨界造车的比比皆是,老牌的车企如果不能在核心体验上,做出大且迅速的变革,掉队是迟早的事。
虽然暂时的降价可能会获得喘息的机会,但从长期来看,就犹如当初传统手机被智能手机替代一样是必然,尤其是传统合资燃油车,原本在产品定价上就“高傲”,面对新能源,下比不过其节能,上又比不过其智能,要知道汽车的未来一定是智能科技上的大比拼,传统车企没有这方面的储备和觉悟,就像是面对降价手中无“粮”的消费者,怎能不“慌”。

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波降价只是个信号,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未来汽车价格可能会更加合理和透明,而消费者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并且也可以预判,不只是汽车,诸如手机、房子等在不久的将来都将迎来历史性的降价,而你我将见证历史。为此,各位有志青年们请一定记住,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你现在的奋斗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