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步子越迈越大!星舰已有5个变种,其它公司恐怕追不上了

马斯克星舰组装的全过程来了!
在吊装上去后不久又放下来了,各自运回去继续调整完善,所以这次组装可能真的是马斯克故意为之,只是为了提振一下信心——不管是吃瓜观众的,还是资本的。
当然这肯定也是制造流程的一部分,比如一个巨大的机器有两个组件,需要分别制造再组合在一起,肯定到一定程度你就得先组装一下,看究竟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辛辛苦苦制造得非常完善了,才想起来该组合起来试一下,要是那时候出现结构性的大问题,无法组合,你就欲哭无泪了。

所以你也不能完全说马斯克是在故意制造话题,虽然他秀了一把如何在五天之内,把别人可能完全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完全做成了。
未来这种吊装将会成为常态,因为这种垂直起飞垂直降落的可重复发射方式,目前还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或许以后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吧。
旁边是7个甲烷、液氧燃料罐,直径达9米,外面又用一个直径12米的巨大“套子”套上,以后将为星舰和助推器加注燃料,这可能也是SpaceX团队的首创。

上图是星舰的猛禽真空发动机,比海平面版高大了很多,推力都差不多,幸好重型助推器不需要,不然哪里安得下29个。
上面动图中的星舰S20已在8月4日清晨,安装了3具猛禽发动机及3具猛禽真空发动机,不过从超重助推器B4上吊回地面后,又已经全部移除了。
超重助推器的最终版本将增加到33台猛禽发动机,整个空重将达到230吨,装满3300吨的燃料后,推力将达到7500吨,是目前使用过的最大火箭——登月火箭土星5号的2.5倍。

目前星舰的设计已越来越成熟,并计划了几个主要的变种:
一是作为宇宙飞船。这是一种可供人员长期驻留的大型飞船,可用于地球上的点对点飞行,近地轨道或行星际目的地之间往返运送乘客,包括个人的随身行李,目前还没确定每个人可以携带多少公斤,超重了如何计费。
二是作为油轮。这种星舰的全部空间都将用于携带燃料,以便为轨道上的飞船在轨加注,飞往深空目的地。
三是作为卫星运载航天器。是一种类似于航天器的,具有大型可打开式整流罩的航天器,可释放、回收卫星或其它飞船以及太空垃圾。这可能是最先发展的版本,因为星链网卫星需要它来大量发射。
四是用于登月的人类着陆系统。NASA最终选择了星舰作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登月着陆器,这是星舰的简化版,只用于在月球表面和月球空间站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货物,因而无须安装重返大气层所需的襟翼和隔热盾。为了不扬起月尘,着陆发动机将安装在星舰的上部。
五是深空飞行器。这种星舰进入轨道后,可往返于其它行星和地球轨道,不再降落回地球,因而省去了整流罩、襟翼、隔热盾、着陆腿等等,仅用于长时间的深空探测。
看来马斯克的步子已越迈越大,这些设计已基本囊括地球和行星际的所有任务,一旦形成垄断,其它公司恐怕就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