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该考什么专业?
21考完,22起步,在这个节骨眼,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选择。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一个新兴的专业,致力于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如果各位小伙伴愿意为对外汉语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那么欢迎大家报考汉硕。
每个专业都会出现褒贬不一,两极分化,评价不等的情况,汉硕也是如此。对于坚定的汉硕人来说,他人的评价不足以撼动自己的决心,但是对于还在摇摆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些流言蜚语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决心。
今天小编就以客观的角度帮大家分析汉硕专业。
一、就业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首先列举汉硕的部分就业方向:
1.对外汉语教师;
2.志愿者;
3.国际学校,教授汉语;
4.中小学,大学教师;
5.培训机构任职(考研、留学、商务汉语、汉语+职业类);
6.出版编辑(快乐汉语);
7.学术科研,继续深造(有院校会有博士点);
8.事业单位,公务员;
9.自由职业(撰稿人、翻译等)
这些都是汉硕毕业可以从事的工作。
二、关于考编
很多小伙伴以考编受限为由,质疑汉硕专业的发展。小编今天可以带大家以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确实要承认,汉硕在考公方面的优势确实不如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汉硕并不是不能去考公,每年考完汉硕进去体制的小伙伴数不胜数,所以这一点并不能算是影响专业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有同学纠结之后考公会受限,那么直接去考公考岗位相对较多的专业就好。前提是小伙伴能顶得住他们的竞争压力和繁杂的备考书目,因为学硕和专硕不是一个竞争级别,即使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院校,也需要你跟众多考生去抢那仅有的几个录取名额。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换句话来讲,即使公考岗位确实很多,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即使有一百个岗位,你能报的,不也就一个吗?而跟你竞争的人,真的会少吗?真的没人报的岗位,你会愿意去吗?公考的竞争堪比考研,可能胜过考研竞争,而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近半基本都去考公,随便一个岗位,后面都是百米长龙。
话又说回来,汉硕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传播中华文化,发展至今日,为了适应社会和考生的需求,汉硕也在考公这方面逐步完善,定位逐渐明确,举个栗子:
2020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将汉硕归为教育类;广东、云南等地将汉硕归为中国语言文学类。
总结:未来可期,不必纠结
三、关于竞争
以国家线为例,汉硕的国家线分数是要比翻硕、新传、中国语言文学都低的,这也侧面说明了一点,就是汉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其他热门文科专业,竞争是要低一些的。大多数的汉硕院校招生相对来讲较多,报考人数适中,不会大规模出现十几比一这样的报录比,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小伙伴看准了这一点来报考汉硕。
有各个专业的小伙伴来跨考汉硕,也有汉教本专业的同学去跨考其他专业,像是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具体好不好,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小编认为:我们文科专业最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平台,具体如何发挥,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本事。我也希望大家能乘上汉硕发展的大船,去乘风破浪,开拓自己的人生新路径。
可能有的同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可能有的同学只是想通过汉硕专业来圆自己的名校梦,但是我相信更多的同学还是心怀远方的,是愿意走出国门,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最后小编提供给大家一条我认为最重要的选专业标准:
着眼于当下,随着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走,想好自己要什么,少一些客观因素,多一些主观感受,毕竟之后的2-3年,你都要面对自己考的这个专业,不喜欢则无动力,动力弱则无建树,无建树则没优势,到头来读完研个人能力毫无长进,浪费时间。
不要将就,不要勉强,因为强扭的瓜不甜;不喜欢就远离,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一步应该都是自己走的,对己负责,才是优秀的我们该有的样子。
备考汉硕可加18601931711
或QQ群100794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