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牌对决!日系紧凑SUV三剑客

2019-01-13 11:30 作者:小新车研  | 我要投稿

一汽丰田RAV4、东风本田CR-V和日产奇骏,是日系紧凑级SUV阵营里的当红花旦,是合资品牌此级别车型的目标客户逃不掉的选项。

在中国SUV大潮下,国人的审美观已跟多年前不一样,牛高马大的SUV无论在实用性和通过性都比轿车优胜。国人对车的憧憬也由轿车情结向SUV情结转变。

而实际上,除了应付国内一些修路的路况之外,其实车主们几乎有绝大部分时间都行驶在铺装路面上,城市SUV的诞生引爆了SUV市场,而紧凑级SUV的定位正中了国人下怀,其中,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并大获成功的东风本田CR-V与城市SUV鼻祖丰田RAV4最广为人知。

刚好前段时间,日系三大品牌各自的紧凑SUV都小试过,现把这三位Ace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仔细对比一下。

一、三剑客的历史

1.本田CR-V

首先出场的席位,留给了在近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东风本田CR-V。

东本CR-V可谓三个王牌车型中的明星。诞生于1995年的本田CR-V,第二代车型于2004年在东风本田进行国产,正式引爆了国内城市SUV市场,随却开始了CR-V在中国市场风风火火的传奇13载。应该没多少人知道CR-V还有个中文名字叫“思威”,但这并不重要,CR-V三个英文字母够响亮就行,竞争对手RAV4取中文名字要比CR-V晚上许多。

CR-V国产初期只有2.0L四驱车型,2005年增加2.4L四驱车型。

2007年,第三代CR-V携更多时尚科技元素登场,流线的外型更贴合城市SUV的定位,吸引了更多年轻车主的目光。当时合资同级车型缺少真正的竞争对手,造就了CR-V从这一代便开始了它“荣耀”的加价生涯。1-2万装潢根本压制不住消费者的热情,直接3万的加价也难以阻挡CR-V连续5年蝉联SUV市场销量冠军。

直到2012年发布的第四代CR-V,本田仍然坚守自吸阵营,2.0L或2.4Li-VTEC发动机+平行轴5AT变速箱这套传统黄金组合。

直到2017年7月9日,搭载全新1.5T地球梦发动机+CVT无级变速箱的第五代CR-V上市。新车最惊艳的就是那压榨出193匹马力和243牛米扭矩的1.5T地球梦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初期上市车型统一打上240 TURBO标记。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高输出的调较还能用92号汽油。“买发动机送车”的话看来不假,本田这次没有令本田粉丝们失望,01加速妥妥地进了10秒俱乐部,取得9.4~9.9秒的漂亮成绩,在同级中难觅对手。但正是这个神级1.5T发动机,招来了如今炒得沸沸扬扬的机油增多问题。

1.5T地球梦发动机的机油增多问题在知乎上许多大神已经分析得很透切了,本田官方的声明中也明确给出了,低温的外界条件是这本田也初步给出了对旗下搭载1.5T发动机的车型延保至6年20万公里的承诺,在中国北部地区针对最终方案开展验证性试验后,已在2月12日公布最终的解决方案。本田这次的1.5T机油门事件,影响尚不好下定论,个人觉得或多或少会对往后CR-V甚至本田车系的销量造成负面影响。另外CR-V初期上市时电子刹车带来的问题貌似已经处理好了。

2.丰田RAV4

RAV4推出的历史背景是,丰田想要一款比当时传统的SUV如LAND CRUISER、LAND CRUISER PRADO操控性更好且燃油经济性更高、空间比普通轿车大、同时需要具备一定越野性能,以城市道路使用为主的多功能车型。

1989年诞生的RAV4概念车,长相跟如今的FJ CRUISER形似。

直到1994年,量产的初代RAV4三门版车型首先在日本上市。

量产RAV4推翻了概念车时的大胆造型,回归丰田一贯朴实的设计,这个三门车型,还依稀能在国内见到。RAV4基于COROLLA平台开发而来,车尾背着一个大备胎的设计也一直流传了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RAV4的标记。

1995年推出的五门版RAV4,跟大家印象中的RAV4有点接近了。

2000年上市第二代RAV4,国内能见度不低。

2005年推出的第三代RAV4,不将基于COROLLA平台开发,而是使用了全新的平台。

直至这代,2006年,丰田才把RAV4正式以进口车的身份引进中国,并在随后的2009年由一汽丰田进行国产,所以车友们对这一代的RAV4绝对很熟悉。

时光拔回到距今大概五年前的2012年底,第四代RAV4在格杉矶车展发布,2013年8月26日,第四代RAV4在中国上市。采用2.0L自动挡车型搭配S-CVT,2.5L车型搭配6AT的动力组合,相比第三代2.0L和2.4L上的4AT更切合时代。

有点另类的双天窗,令我对它印象深刻。2016年7月28日,RAV4携中文名字“荣放”在中国上市。在RAV4荣放上市之前,RAV4是中国市场上并不多见的一款没有中文名字的车型,虽然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RAV4的竞争对手本田C-RV,其实有个中文名字,叫做“思威”。

3.日产奇骏

日产奇骏英文名字是X-Trail,X代表“4X4",Trail代表足迹。大概是国人英语水平有限,所以它的英文名字远没有两位对手来得易懂易记,相信大多数国人只记得它的中文名字-奇骏。

诞生于2001年的奇骏历史没有两位对手长,至今发展到第三代车型。

2001-2007年的第一代奇骏,是为了与CR-V和RAV4竞争而推出的车型。第一代奇骏曾以进口方式进口到国内,2001年至2010年称霸了日本本土市场。

2007年日产推出了第二代奇骏,底盘来自日产与雷诺共同研发的C平台底盘,随却在2008年进行了国产。第二代奇骏造型跟第一代区别不是很大,配备了一套名为“智能全模式四驱系统”的多片离合器适时四驱系统,具有2WD、AUTO和LOCK三种模式,LOCK模式下,前后桥将以50:50进行动力分配。

2014年推出的第三代奇骏,癫覆了奇骏一直以来的硬派造型,惊艳不小。全新一代奇骏采用了日产新的CMF前驱平台,国产版本的奇骏比日本版2705mm的轴距长了1mm,达到2706mm,车身尺寸也比日版有轻微增长,至4643mm×1820mm×1722mm。

新奇骏的四驱系统跟第二代车型的相近,同为带2WD/AUTO/LOCK三种模式的多片离合器适时四驱系统。当车速超过40km/h时,会自动切换为AUTO模式。三个竞品中只有奇骏有提供七座版本车型。

二、动力

三个竞品当中只有CR-V率先采用了的1.5T地球梦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仍然坚守自吸阵营的日系品牌终于开始重回涡轮的怀抱。动力性能方面,三者中当数CR-V 1.5T 240 TURBO车型表现最出色,但考虑此价位合资车型的消费者,也不是都不看重动力性能,但总的来看并非首要考虑因素。

这款本田全新的1.5T发动机,配气机构并没有采用本田粉一直信仰的VTE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只在DOHC进、排气凸轮轴上配备了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

双VTC可以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改变气门重叠角,进气门和排气门会同时打开,利用气道压力来促进排气。

至于没有采用招牌VTEC技术的原因,是本田的工程师觉得就算取消了VTEC技术,在动力输出还是燃油经济性,都已达到设计要求。

但无论怎么采用小惯量涡轮,小排量民用车的涡轮迟滞还是能明显被感觉出来,习惯了自吸的朋友,在初尝涡轮带T车型的感受,也许就是大脚油门下去,转速表总要迟疑一下才给你该有的反应。自动档上这个影响可能不那么明显,开惯手动档的话,会相当不习惯。这时又需要请出大猩猩的经典语录:

之前本田粉用来对抗大众涡轮的神图,如今反被用在自己身上。

RAV4荣放首次搭载了丰田专为其设计的全新2.0L 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DOHC)电喷VALVEMATIC发动机,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使得新款RAV4荣放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表现显著提升。

得益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加入,RAV4荣放2.0L的最大功率由改款前的108kW提升至111kW,同样于6200转爆发。最大扭矩由改款前的187牛·米提升至192牛·米,于3800转时爆发。压缩比则由10提升于10.5。

加上启停功能的加入,根据丰田的说法,燃油经济性相比旧款提高约12%,两驱车型百公里油耗可低至6.4L,对于自重和车身高度都较高的SUV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数字!另外,相比最新的直喷技术发动机,电喷在保障可靠性的同时,保养成本也不会变高。总的来说,RAV4荣放的全新2.0L发动机综合实力表现出色。

奇骏的2.0L车型,MR20DD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和DOHC双顶置凸轮轴和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动力参数跟荣放的2.0L发动机相近,搭载日产投股的JATCO新一代最大齿比范围达到7的XTRONIC CVT变速箱,车身更轻的奇骏百公里综合油耗反而比荣放要高出0.7L,但已经比搭载MR20DE电喷发动机的老款奇骏节省了1L每百公里。

直喷虽然技术先进,但保养时需要添加喷油嘴清洁剂,无形中把省下来的油钱都用到保养上,况且容易产生积碳的天性,长久来看并不能简单通过添加剂就能解决。还有近来本田1.5T发动机机油增多事件来看,感觉还是经典的自吸电喷技术令人省心,养护成本也低。

下图是三个竞品的参数对比。

三、底盘

悬挂系统方面,三个竞品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挂。丰田RAV4的后悬挂是双横臂独立悬挂,而CRV后悬挂为带横向稳定杆的多连杆。

奇骏的后悬挂是带横向稳定杆的复合多连杆

其中CR-V的后悬挂的下摆臂采用了铝合金材质。RAV4荣放采用前麦弗逊+后双叉臂式的四轮独立悬挂,后双叉臂悬挂在如今是不太常见的。双叉臂多见于豪华车的前悬挂,它的优点是:1.能精确控制车轮的定位参数;2.车辆经过起伏路面时,车轮能更好地紧贴地面;3.较强的横向刚性,提供良好的侧向支撑,有利于减少快速过弯是的侧倾,提升操控体验。

这种有点特别的四轮独立悬挂,配合经过优化改良的减震器,很大程度兼顾了操控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

五、主动安全技术

安全科技齐备的顶配关注度固然高,但真正走量和关注度最高的自然还是低配两驱车型。低配两驱车型除了入门门槛低、性价比更高之外,较轻的自重还能带来更快的加速和更低的油耗。下面横向对比一下三个车型各自的入门级走量车型。

人总是贪心的,看到什么高科技都想加到自己的车上,所以越买越贵是十分平常的事儿。恰好三车的顶配型号都无一例外地配备了先进有趣的主动安全系统。

本田CR-V 240 TURBO 尊耀版上的HONDA SENSING,结合了摄像头和微波雷达,实现一系列周全的主动安全功能,包括带LSF低速跟随功能的ACC主动巡航控制系统、CMBS碰撞缓解制动系统、FCW碰撞警示系统、TSR交通标识智能识别系统、LWC盲点显示系统、带转向辅助功能的LKAS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RDM车道偏抑制系统、LDW车道偏移预警系统和360度影像等说一口气都说不完的安全功能。

丰田RAV4荣放顶配则搭载了丰田全新开发的TSS(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规避碰撞辅助系统。TSS是一套整合了PCS预碰撞安全系统、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带转向辅助功能的L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PVM全景监控系统等系统的丰田主动安全套装。

奇骏搭载了日产的i-SAFETY智能安全系统,包括大同小异的AVM全景式智能监控影像,IEB预碰撞智能刹车、LDW车道偏离预警,ICC智能自适应巡航、而带自动刹车功能的ILI车道偏离智能修正、MOD移动物体/行人探测预警系统、EMPA油门误踩智能刹车辅助系统和IRC智能行驶舒适控制是三个同级竞品中独有的。IRC智能行驶舒适控制系统有点意思,系统实时感应路况的变化,通过主动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和刹车制动,调整车身重心变化,抵消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时的起伏,使乘客更舒适,看来“买沙发送车”的尼桑这次又造了一张主动沙发。

四、操控

1.本田CR-V

CR-V凭借多年在中国市场打拼的经验,底盘调教可以说手到拿来。通过减速带或不平路面的舒适性还算不错,悬挂感觉不出有二次弹跳的现象。侧倾控制得也比较到位,感觉不像是开着一辆高牛大马的SUV,毕竟这应该是一辆城市SUV该有的修养,在保证比一般轿车要好上不少的通过性,同时又保证了操控性。

方向盘较重,隔音一般,都是本田一向的特色,电子刹车需要一点时间去逢应。另外,也许是出于轮胎宽度的影响,转向的灵活性感觉并不算特别好。轻打方向盘车头给不了我期望中的反馈量。

2.丰田RAV4

丰田RAV4荣放的转向不可以说是最轻的,但应该是三车之中最适中的。而且车头的指向精准,给人指哪打哪的感觉,适合追求一定操控性的老车主,同时也适合绝大多数新手或女性车主使用。

在此基础上,荣放偏硬朗的底盘还能给你一定的操控性和弯中稳定性,操控其实也很“轿车化”。全新的2.0升自吸发动机配合模拟8速的S-CVT,提速轻快,在市区开着相当轻松,荣放的综合表现并没有负城市SUV的鼻祖之名。

3.日产奇骏

奇骏除了T型的方向盘和前保险杠外,似乎内外都没有哪里彰显运动性能。整体风格均是那种居家温馨的感觉,内饰设计稍微有点落后于时代。

开上手后的感觉也的确如此。方向盘并不算过份轻盈,指向精准度尚可。激烈过弯时的循迹性和车身动态稳定,在城市中开起来轻松自在。

试驾车型的2.5发动机的出力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用车需求。

而且凭借三车中较好的越野能力,奇骏在应付恶劣路况时显得相对得心应手。

“买沙发送车”的“沙发厂”制造的真皮沙发真的舒适,给你一种回家的感觉。加上悬挂称职地吸收震动,细微的路面不平难以被察觉。优秀的舒适性应该也有IRC智能行驶舒适控制系统的一份功能。

总的来说,奇骏是一款开着和坐着都舒适的,但少了一份个性的车型。

写在最后:

三个车型都有其相对鲜明的特点,crv科技先进,动力强劲,适合对新科技着迷的用户;rAV4技术成熟,节油省心,适合想开得轻松省心的普通用户;奇骏有一定越野能力,驾乘舒适,适合喜欢有颗探索之心的买家。希望本文对仍在纠结这个级别车型,尤其是在文中介绍的三个车型的朋友有所帮助。


王牌对决!日系紧凑SUV三剑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