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新人教版)P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1)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细胞的基本结构

2、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将细胞膜破裂后所形成的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放入离心管,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率较低,较大颗粒首先沉降到管底
(最重的先分离出来)
3、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细胞器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 线粒体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被称为“细胞动力车间”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
- 核糖体 无膜细胞器(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发生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
( 胞内蛋白 )(分泌蛋白)
- 内质网(单层膜细胞器)
功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也是合成糖类的场所之一)
- 高尔基体(单层膜细胞器)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不能合成)
(高尔基体与溶酶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还参与细胞的胞吞胞吐)
【如何区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还会形成一些球形的分泌泡
(2)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
- 液泡:
内有细胞液,含糖类、色素、(花青素)无机盐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单层膜细胞器)
【功能】:
-储存营养物质;
-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适压,调节细胞内的环境;
-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与溶酶体类似的作用,内含多种水解酶
(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中央大液泡
酵母菌、变形虫等也含有液泡
- 叶绿体: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双层膜细胞器)
含有光合色素
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嫩的茎皮层细胞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细胞
(3)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细胞器
溶酶体:(单层膜细胞器)
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与细胞自溶有关)
消化分解和胞吞吞入的营养物质
中心体:(无膜细胞器)
分布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由一对中心粒组成)
- ***重点!
(1)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2)单层膜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
(3)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4)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5)含有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6)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DNA\RNA、核糖体)能够进行遗传物质的传递及蛋白质的合成,以分裂的方式繁殖
(7)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
(8)含有磷脂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
(9)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液泡
(10)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11)能合成糖类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
4、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制成这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他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实验步骤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并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2)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装片并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注意:临时装片中叶片不能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