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力量的阴暗面》的作者Jack Hirshleifer

2022-08-08 12:14 作者:高坡儿  | 我要投稿

《力量的阴暗面》的作者Jack Hirshleifer

其实在读书之前,了解其作者是非常有利于加深加快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与消化的。

知道Hirshleifer这个名字还是在我最早接触制度经济学的时候。彼时并不知如何入门,一时兴起买了个张五常《经济解释》这个大部头,预备充一充书架而已。岂料书中的经济学表达风格非常引人,有着老派中国学者的“语言味道”在里面,文字简练准确而叙述鞭辟入里,数段成文,数页成章,读起来非常舒服。

在序言里,张老师除了夸一夸自己、夸一夸同事,还着重抒发了对两个老师感激,其一便是大名鼎鼎的A.Alchain,凡是学点经济学的应当不会不知。而另一位就是J. Hirshleifer了,在制度研究一脉里,名气可大不如前者。张五常对J.H的评价,一是爱用数学,二是惜字如金。这两点从他的文章里的确看得出(Hirshleifer,1988,1991)。张五常爱听H的课,理由是“他的观点在文章中已经熟知,但听课是学习其思考方式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同样让我受用至今。发表的文章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只留下了最理性精炼的内容,而学者最初的思考与直觉已经很难从中窥探出来。对于研究生来说,别人的观点或知识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反而是在听课与讨论中汲取思考方式似乎更为珍贵。

与同时代的天才经济学者相比,H的经历貌似很“一般”。出生于1925年的他,20岁在哈佛拿到硕士,5年后拿到博士。研究兴趣广泛,对信息经济学、生物(演化)经济学和战争及冲突、公共品的分析做出了杰出贡献。成果包括了100余篇文章和数本出版物,包括多篇QJE,AER,JPE。他是一个经济帝国主义者,渴望将经济分析工具用于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罗杰·法莫)。这一点从他渴望将经济分析方法推广到对冲突均衡的分析以及分配效应的分析中可窥一斑,当然他的确做到了。

从他的同事评价那里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充满热情的经济学者,热衷于对现实问题的讨论。每天午餐的时候,他会把当天的一些新闻拿出来与同事一同讨论,并希望进行一场UCLA式的经济分析。他常常陷入自己的思考中,在课堂上一言不发,来回踱步,然后突然抛出一个惊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会卖掉婴儿呢?”(罗杰·法莫)。此时下面是一些研究生,不知道他们在长久的冷场中听到这句话作何感想。

总之,H的治学风格造就的是层次分明、简洁凝练的文章。这类研究读起来容易,但陷阱很深——太多内容“尽在不言中”——似乎懂了,但不掌握背后庞大的理论基础,懂也只是“悬”在那里的,倘不追根溯源,很难说到底懂了个什么,说不出个妙处。对于有些基础的人而言,对这些文章又爱又怕,爱是内容真的好,有立意有发展;怕是真的怕,因为往往读一篇要想半天才能追上内容,不说还花些时间研究一下参考文献。对于大牛而言最是舒坦,可能看一看三言两语的讨论,精华就已经吸收殆尽了。

 

相关内容出处

封面图片:

UCLA “Jack Hirshleifer”. https://economics.ucla.edu/person/jack-hirshleifer/

文本:

张五常(2015),经济解释,中信出版社

Wikipedia “Jack Hirshleif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ck_Hirshleifer

Hirshleifer(1988),The analytics of continuing conflict. Synthese

Hirshleifer(1991),The Technology of Conflict as an Economic Activity . AER

UCLA “Jack Hirshleifer”. https://economics.ucla.edu/person/jack-hirshleifer/


《力量的阴暗面》的作者Jack Hirshleife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