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A为何总出一些奇葩事故?

转眼之间,F22A已经服役了20多年了,而其生产线也已经被关闭了10年以上,在此期间,F22中包括试飞型号,已经先后出现了至少9次“坠地”事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坠地事故都导致机毁人亡。因为F22A其中的一些事故非常非常奇葩,居然有在起飞期间没有拉起来,导致飞机的肚皮在跑道上擦地超过1公里的奇景。而这种在机场“滑冰”的F22A因为整体损坏并不算严重,居然后来还被修复重新使用了。因此真正坠地摔成零部件又起火燃烧,完全没有修复可能的事故一共出了5次,而每一次事故原因都非常的奇特。还有一些事故根本不是飞行事故,而是在机库中居然被掉落的物件砸中而导致的损毁,对这种当年的单机造价就超过2亿美元,按照当今的物价来算可以超过4亿美元一架的超级战机来说,

居然被机库顶棚掉落砸中,也算是奇葩事故类型集合的其中一种而已。因此说来说去,虽然超级空军一直宣称F22A生产了187架,那么在完全损失了5架以及在机库中都有损失之后,F22A到今天的真正数量就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了。超级大国空军为了对外继续保持纸面上的威慑力,肯定不会公布目前F22A还存在的真实数量,但是可以肯定很难还有180架,真正能飞上天和能作战的更是一个谜团。对一种完全关闭了生产线的飞机来说,关闭了生产线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零配件的供应。有人可能会说,关闭的是F22A的总装生产线,难道零配件的加工机床也没有了吗?是的。飞机生产和车辆的生产线完全不一样。关闭了生产线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零部件的供应,特别是在超级大国的军工体系中更是如此。有人说F16、F18和F15出现的年代更早。

到现在这个三种超级大国的主力三代机或者说是三代半,也不缺配件啊。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说,F16等至今不缺配件,恰恰是目前这三种飞机的生产线仍然还都保留着;这三种飞机其实一直靠海外的订单维持其生产线的低速运转状态。甚至超级大国海空军自家到目前还有对F18和F15新批次的新订单。由于唯独F16最近没有自家的新订单,于是超级大国都想把F16的生产线打包之后高价推销给南亚某国。只是要价太高,对方不接盘而已。在超级大国,只要是停止生产,不再产生利润的生产线,是绝对一天都不多保留的。人员说解散就解散,生产模具都不保留,因此停了生产线的F22A,十年后很难确保50%以上的飞机还能起飞。如果生产线停止15年以上,恐怕30%可用的F22A都没有了。因为另外的70%都直接用来拆零件了。

F22A过去的5次毁灭性事故,几乎每次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最早的一次完全坠毁,居然是在半空中飞行员突然控制不了飞机的水平尾翼,导致尾翼不断地上下起伏震荡,显然这就是电传飞机中常见的“飞行员诱发震荡”。结果眼看要坠地前,飞行员弹射,飞机直接摔报废。而服役之后的第一次大事故,则是彻底的机毁人亡。这就是驻扎的阿拉斯加的F22A起飞爬升后直接冲向地面摔得粉碎。事后调查,说是因为F22A的供氧系统有问题,可能导致飞行员在空中中毒昏迷,从此F22A缺氧的毛病全球都知道了,却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好措施。最终只能恢复到以前的笨办法,这就是再带上一个大氧气罐飞上天。否则F22A被限制不准飞到7500米以上,这个高度怎么打仗?而最近的一次彻底坠毁,是飞机突然失去了转向能力。结果不能控制,飞行员只能跳伞。

事后调查原因,说是给飞机冲刷表面时,有水进入了飞机的传感器而导致飞机的操作系统不正常引发。如果给飞机简单冲刷一下就如此,那么F22A岂不是一下雨就不能出动了?因此说到底,一个传感器进水就导致坠毁,更像是托词而已。实际上F22A这个机型,恐怕从一开始在硬件特别是飞控软件上就有大量的致命BUG,一直隐藏期间,找都找不完!而想到超级大国最近30年来的新机型的飞控软件,都是交给某个特定人群编写的。各种奇葩事故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