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保研|本校外校保研到底怎么搞?高颜值气质学姐讲给你听


马小君
录取院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
本科院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绘画系


关于清华美院推研的要求,不管是什么专业、校内或校外基本都是遵循相似的考核方式,因为近两年都有对本校以及外校的学弟学妹进行保研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感悟较深。关于保研的前期准备,以下会对校内推研和校外推研分开来跟大家分享。


本校推研对于本科四年的日常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的长期积累要求是十分严谨的。我从刚步入大学开始就明确了自己想要继续读研甚至读博的想法,所以从大一的第一学年开始便开始在网上搜索清华有关的研究生报考条件,也会向亲近的学长学姐打听本科专业的学业要求。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因为我经常参加一些学生会的社团活动,认识了宣传部一位大三的可爱学姐,除了日常工作之余,聊得最多的就是在清华生活的点滴和收获,学姐向我提到:基本上到了大三,身边的同学都会开始处于一种很迷茫的状态,要么处于即将毕业要写论文要做作品的紧张忐忑,要么就是陷于不知道是在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的纠结之中。正巧当时学姐在准备系里的推研申请,她和我说保研是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了原来可以通过推研免试的方式继续读研,对于我这种做什么事都喜欢简单直接、事半功倍的“大懒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既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又能逃过从小最怕的考试环节。我真的很幸运,所以有事没事多和学长学姐一起玩,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避免很多的弯路。

虽说保研是相对轻松直接的一种方式,但免试推研的门槛也是十分高的,需要本科四年的稳定发挥与长期积累。了解过清华考研的同学应该都很清楚,每年报考清华美院的研究生哪怕是单个专业的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而且不光是本校意向生的之间竞争,还有来自九大美院、全国各地尖子生的同台相争,考试环节和考试科目更是繁琐和难考,名额就是那么几个。而保研基本上就仅限于本班同学之间的相互较量,比如我们绘画系共有30人,但保研名额就有5人,这个比例换算过来的概率就相对来说大得多了。那么怎么做才能增加自身竞争的优势,明确的目标和清晰地了解保研规则,就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一者,关于推研资格的硬性要求,一般在于所修学科无挂科、英语要过基础四级,成绩排名要在系里前30等,这几乎是这几年来基本不变的硬性规定。当然也有特例,如果你的成绩排名可以达到系里前2名,也能适当免去英语四级这一要求。二者,关于如何能提升自己的学分成绩,除了要平衡各科成绩以外,还需要分清楚各科学分的比重关系,例如:一般的专业必修课为3学分每门,马克思主义、毛概等占4学分每门,体育等其他学科占1学分,这样一比较,如果你的毛概能拿到90分,就会比你体育课或者其他低学分学科多拿几个90分优势要大得多。另外在选课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掉容易挂科且拿低分的学科,比如跨院系跨学科的选修课,当时我在大二学期就选修了一门经管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无论我怎么认真,我还是只拿了个及格分,在整个选修班级里的排名基本就处于垫底状态,大大拉低了我的学分绩,十分危险。因此,在选课方面,学分够用、能拿高分的原则即可。三者,一定要重视作品的积累,多做作品,多做作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管是绘画还是设计,较高的专业素养才是王道。尤其是各个专业选修课,是和老师、同学之间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上课时间充分利用,重视老师给出的评价和创作指导,以后推研的评委就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得到他们的认可你就成功了大半了。此外,课后的时间也要尽量多花点时间在专业上,还是遵循多做作品的原则,也为日后作品集的建立积累素材。


清华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尤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美院在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也不例外。不同于其他专业性的美院只要求搞好自己的专业就可,文化课和课外活动也不容忽视。在清华,如果你在专业强文化强的基础上还是一个社团达人,那各种奖项和名额即将都是你的。那么,如何丰富自身履历,学姐在这里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1.社团活动尽量参选挑战性高的关键职位,比如系团支书,院级学生会或校级学生会干事,可以充分锻炼和体现你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关于兴趣爱好的社团,有精力就参加,没时间就精简。2. 能申请出国交换、校际交流就全力申请。清华非常注重国际交流,每个院系都有同学可以参与的相关专业的项目,这个要日常多关注清华信息系统上的公告以及多向老师获取相关资讯。


我在开头的时候也有提到过学姐对自己的影响,其实获取资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从“过来人”身上直接套用经验,善用资源,很好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需要大家日常能够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保持虚心、真诚的态度向学长学姐们讨教,我相信大部分的学长都愿意跟大家分享的。
有条件就多问问往届推研同学的流程经验,比如说如何提交申请、准备面试PPT、作品集,老师们面试的流程和提问环节会涉及到哪些问题。

除了问学长学姐,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关键要素就是要多和老师交流,虚心请教学习。除了你大学四年来的学习素养,在之后研究生阶段你将点对点学习、受指导的老师就在你们的专业老师之中,也就是你推研的评委老师。每一位评委老师在筛选的过程中都希望能够选到自己心仪、了解且满意的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艺术观念也是需要时间去磨合和了解的,让你的导师提前足够了解你、认同你,那么你推研的过程就会非常平坦且顺利。而且,评委们也会评估你们是否具有清晰的研究目标,是否有足够的毅力以及学业水平能力可以顺利完成今后的课题研究。因此,提前想好自己研究生想要研究的方向和计划,会让评委更加坚定地选择你。

作品集制作是经常容易被同学们忽视的点,很多同学都是临急抱佛脚,一般都是到了要快面试的时候很仓促地堆积资料。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中提到平常一定要多做作品,而且要及时收集整理自己的作品。关于作品集的内容,比如提前拍摄好自己的作品(这个一定要尽可能专业拍摄、清晰拍摄,百利而无一害)备注好时间日期材质等,分阶段、分主题地整理归纳。当你的作品达到了一定的量,才能体现你在大学四年来的努力和专注。在作品集的布局当中,例如纵向地对你的作品进行线性地比较,可以充分体现你的成长和突破。再譬如:分主题归纳成熟的作品,可以帮助评委们快速地判断你的专业素养以及强项。有条理的素材归纳,可以让你在推研临近之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面试和问答环节,游刃有余。另外,关于作品集的制作,版面的设计和印刷也会占用了你的一大部分精力。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书籍设计专业相关的同学或者服务商进行排版设计,书籍的印刷商选取也是十分关键的,提前做好调查,确保作品集的印刷质量,别白费了长时间积累的资源。经济拮据的同学,也可以自学书籍排版设计的软件,比如Adobe Indesign,网上有海量的教程,自学起来也十分方面。


作品集做好了,面试PPT的内容展示也是一个大挑战。很多同学在做PPT的时候十分缺乏考究,直接用作品集的内容进行机械阐述,这是不可取的。面试自我阐述环节,通常是15到20分钟,如何在最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全面素质展现出来,就需要大家建立起清晰的展示框架。这里建立大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1.个人简介以及获奖情况等(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平常好的作品一定要多参加含金量高的展览或者比赛,含校级、国家级奖学金等,权威的专业认证最为可靠);
2.专业素养(挑高质量作品集或者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比较总结);
3.社团活动以及日常校园生活(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优势以及全面发展能力);
4.未来研究方向以及计划(这里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计划不够完善或者以后方向性的走向,只需要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态度,剩下的交给评委和你的未来导师)。
以上是面试内容的整理,除此之外,面试的仪容仪表(尽量保持整洁大方)、神情神态(保持微笑、眼神要面向老师、问答环节要保持问题关注、直视提问者等)、声音要大声洪亮、表达流利、不卡顿等细节也要尽量做到最好。如若遇到提问问题答不上来,可以请求评委是否可以更换题目,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点,切记沉默不语.

校外推研的整个流程相对来说会更加地繁琐、复杂,充满挑战性。而且外推的名额相对来说,极少甚至会出现校内名额紧张而采取校外不录用的情况。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同学们要有说服力的专业作品以及充分的准备了。我之前带的一个学妹,她是南开大学的外推生,因为本身履历比较优秀,所以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素材基础,关键就在于她如何最大化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了。首先,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你们学校是否有目标学校对应推免名额,有什么限定条件或者资格考证,这个一定要提前了解。这些资讯,一般你们的辅导员或者教办都会了解。确认自己达到资格标准后,就要争取尽早了解你想要推研的学校以及感兴趣专业的相关老师,充分掌握每位老师的专业指向与偏向喜好。这些信息在网上都有,可以搜集相关作者文章或者向他们的直属学生了解都可。有条件的一定要提前联系你想要报读的导师,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作品集、研究方向与计划,沟通交流是否有认同你的作品、录取你的意向。当然,一般导师都不会直接向你表明是否一定录用,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同样是校外外推的学生,相信导师们会更偏向于选择自己了解且真诚的学生。而校外推研在面试准备环节基本和校内环节一致,具体参考以上步骤。还有一点在这里希望可以提醒到大家,就是专业选取和选取系别的问题。像南开的这个学妹,其实她一开始是希望可以保史论系同时又对国画的研究很感兴趣。前面我有提到过外校推研名额会受校内推研学生意向和人数的影响,能不能有大概率可以保上需要同学们尽早去了解,比如校内推研名额有多少个,校内推研意向生有多少个。通过我对史论系同学的询问,他们想要保研的同学很多,这个南开学妹能保上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是同时期摄影和绘画的推研名额相对来说更有余地,加上她所想研究的课题其实在绘画系也完全不受影响,所以当时我就推荐她更换意向专业。



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事先准备、未雨绸缪的的学习观念一直以来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分配给自己喜欢做的想要尝试的事情上,给我带来了许多从容与自信。也祝愿学弟学妹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有所成,心想便能如愿!……^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