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教育(新人勿喷)

社会制度的变更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教育
在人类历史中教育对人类至今所达到的成就有着巨大的贡献。对于教育,人人都有各自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制度与文明发展是起着重要的推手的作用,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期望多多包涵若有贻误望多多指正。
教育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几大本质区别之一,他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变更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史上的数次甚至十数次的教育革命都随之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从而转变了各种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并且对文明所能发展到的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之所以是人特有的性质,至关重要的是以下两个主要元素。
一是一次性信息的大量传递和保存;虽然在人类未出现时,动物也有信息交流和保存,但是他们所交流与保存的信息量是无法与人类相比的。他们的交流方式只有几种音调,保存信息的地方只有少的可怜的脑容量。又怎能与语言,文字,代码等相提并论呢?
二则是同时拥有创造性总结性的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动物不具有的这也是人类之所以可以创造工具,总结自然规律乃至研究科学文化的重要条件。这二者是教育的本质,对于教育能够发展到的程度起着重要的影响。而教育又影响着社会制度和文明,因此我认为这两点乃是社会变化与文明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但却少有人论及影响其的外部原因,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这些外部原因。
一 教育成本
一个国家或文明的受教育程度与这个国家或文明的教育成本有着密切的关联。教育成本指的是在获取到一定的信息及保存学习所耗费的成产力与个人在当时的生产力之比并非是单纯的金钱。而教育又间接的影响社会发展与文明的进步。进而形成了一个循环:拥有较低教育成本的社会阶层将改变这个文明的进程与发展。以中国为例,可以充分印着这一观点。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式与载体是甲骨礼器等为主,教育权主要由祭司集团为主导这是由于人类在远古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所以崇拜着超自然力量。而要与超自然力量沟通就需要专门的社会阶层。祭司集团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交流就需要有表达的方式,因此文字就是专属于祭司的特权,而教育就被祭司集团所垄断。但在世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祭司集团引导着一个国家的时期。像古苏美尔祭司集团、古印度的婆罗门等,就是这一现象的反应。但在中国竹简的出现,将中国不成熟的祭司集团推下了历史舞台。将其所统属的教育权转为了以地方实权集团为主导的体系。其原因是,竹简这一事物较甲骨、礼器等相比,制作成本较低。并且所能容载的信息数量也是甲骨和礼器的天文数字倍数级的。这导致人们可以在消耗较少的资源,就可以得到过去所得到知识的数倍。而竹简在中华文明区(即长江黄河流域)极为方便种植。甚至可以说只要有土地,就可以大量的种植这一物品。进而大大的降低了原先的教育成本,使更多的人可以受到教育。而中国较为原始的祭司集团却无法承担大量的受教育群体,地方实权集团又可以给人们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所以中国的祭司集团就将教育权转给了地方实权集团(即地主阶级),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变革。由于教育权的失去导致祭司集团无法获得人才储备,致使其渐渐地退出了政治舞台。而地方实权集团拥有了教育主导,就获得了一定量的人才储备,再加之地方集团的较高独立性,就使中央权力急速下降,埋下了大分裂时代的种子。也是日后出现春秋战国这一数百年大分裂、大动荡时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由于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导致教育体系开始了改革,这亦是百家争鸣到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上可得教育成本的每次降低都将会影响受教育的人数、教育权的主导阶层集团。教育权集团的变更就影响了人才所属的集团,随之使社会主导集团进行了变更,进而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主导集团力量。而教育成本的降低导致教育人数的增加,又促使为了解决变动时期所诞生的理论蓬勃发展,是社会文化在这一段时间里得到了灿烂的光芒。但是,如果只有教育成本的不断压缩与降低,亦是无法改变社会制度与文明的发展潜力,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