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课后练习(物质的转化)
一、酸、碱、盐的性质
1. 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不能使酚酞试剂变色
(2)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H2:6HCl + 2Al === 2AlCl3 + 3H2↑
(3)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6HCl + Fe2O3=== 2FeCl3 + 3H2O
(4)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5)能与某些盐反应: 2HCl + CaCO3=== CaCl2 + H2O + CO2↑
2. 碱的通性(以烧碱为例)
(1)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 CO2 === Na2CO3 + H2O(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4)能与某些盐反应: 2NaOH + MgCl2===Mg(OH)2↓ + 2NaCl
3. 盐的通性
(1)盐 + 金属 → 新金属 + 新盐: CuSO4 + Zn ==== Cu + ZnSO
(2)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3)盐 + 碱 → 新碱 + 新盐: MgCl2 + 2NaOH ====Mg(OH)2↓ + 2NaCl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二、化学反应类型
1. 按照生成物、反应物的种类和数目,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照物质是否得氧或失氧,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三、物质的转化关系
物质间的转化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考虑:
(1)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
(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如:C→CO2→H2CO3→Na2CO3
(3)按照各物质的通性进行转化
四、物质转化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制备某种物质的可能方法。
例如,制备氢氧化钠,可采取以下方法:
(1)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
(2)碱与盐反应:
【答案】Na2O + H2O === 2NaOH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对点训练
【变1-1】(2020·河南宏力学校高一期中)甲物质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甲一定不属于
A.酸 B.盐 C.金属单质 D.氧化物
【答案】C
【详解】
A.可能为酸,如盐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不选;
B.可能为盐,如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不选;
C.不可能为金属单质,如Al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C选;
D.可能为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水,故D不选;
故选C。
【变1-2】(2020·河南安阳市·五一中学高一期中)向下列物质中滴加稀硫酸或氯化镁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BaCl2 B.Ba(OH)2 C.Na2CO3 D.KOH
【答案】B
【详解】
A.向BaCl2 溶液中滴加氯化镁溶液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A错误;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B正确;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沉淀生成,C错误;
D.向KOH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
故选B。
【变1-3】(2020·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高一月考)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最多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答案】C
【详解】
由题目中的信息可以知道:两种物质之间分别验证,则CuO与H2反应需要加热,而题目要求“在常温下”进行,故此反应不能进行;CuO与稀硫酸反应;Fe与稀硫酸反应;Ba(OH)2溶液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K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共6个化学反应。C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
【变2-2】(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答案】B
【详解】
A.因为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就是生成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A不正确;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因为复分解反应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正确;
C.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不属于置换反应,C不正确;
D.如高温煅烧石灰石属于分解反应,但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都是化合物,D不正确;
答案选B。
【题1】(2021·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合理的是
A.物质分为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
B.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C.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D.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答案】D
【详解】
A.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种类的多少,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仅有一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错误;
B.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B错误;
C.物质的分类方法除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外,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如单一分类法等,因此不是仅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C错误;
D.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因此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题2】(2020·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B.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D.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答案】D
【详解】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通性,故A不符合;
B.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通性,故B不符合;
C.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属于碱的通性,故C不符合;
D.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不属于碱的通性,故D符合;
答案选D。
【题3】(2020·沙坪坝区·重庆八中)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O→CaCl2 B.CuO→Cu(OH)2
C.CaO→Ca(OH)2 D.Mg(OH)2→MgCl2
【答案】B
【详解】
A.CaO与HCl反应生成CaCl2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选;
B.CuO与水不反应,CuO→Cu(OH)2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选;
C.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选;
D.Mg(OH)2与HCl反应生成MgCl2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不选;
答案选B。
【题7】(2020·湖北荆州市·沙市中学高一期中)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04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答案】C
【详解】
碱的通性有使紫色的石蕊试液显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显红色;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和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等。因此选项A、B、D都是碱的通性。但并非所有的碱和盐反应都反应,且生成物也不一定都是沉淀,所以选项C不是碱的通性,答案选C。
【点睛】
所谓通性是指所有的物质都具备的,对于碱来讲,就是所有的碱都具备的,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碱和硫酸钠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