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三段论推理
知识点:三段论推理
定义: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性质简单的判断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断作为结论的推理。一般是用一个大前提(一般性原则)和一个小前提(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推断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特殊化陈述)的过程。整个推理由三个判断组成,所以称“三段论”。
特别说明:三段论中S(小项、主项、小词)M(中项、中词)P(大项、谓项、大词)的确定方法:三段论结论中的主项称小项(或小词),以S表示。三段论前提中,两次出现的概念称中项(或中词),以M表示。中项作为小项和大项的中介,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推出结论。
分类:符合三段论定义的推理形式有256种,其中有效的只有24种。判定一个三段论推理是否有效有多种办法,如学生有兴趣,可以提供资料让他们课外研习(如下)。
按照语言描述的顺序决定的大项P、小项S、中项M在三段论中不同的位置分布,三段论可分为以下四个格:

可以看出,在这四个格中,结论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在下面)是固定的。这些格的主要区别是,前提中的中项的位置不同。
传统逻辑中,三段论的256(4*4*4*4)个式中有如下24(每格有6种有效式)个有效式,其它的式都是无效的。
第一格:AAA,EAE,AII,EIO;AAI,EAO。
第二格:AEE,EAE,AOO,EIO;AEO,EAO。
第三格:AII,IAI,OAO,EIO;AAI,EAO。
第四格:AEE,IAI,EIO;AEO,EAO,AAI。
注释:A:全称肯定命题;E:全称否定命题;I:特称肯定命题;O:特称否定命题。
效果:是最常见的一种演绎推理,其推理结果具有必然性。
例:1.
大前提:所有的介词都是虚词。
小前提:所有的虚词都是词。
结 论:所有的介词都是词。
其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
所有 S 都是 M
所有 M 都是 P
所有 S 都是 P
考试运用: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推断出后面题目所给的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并仿照示例的形式写出正确结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示例:大前提: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小前提:所有的牛都是偶蹄目动物。
结 论:牛是脊椎动物。
条件(1)所有的X地区的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2)所有的Y地区的人都是穿白衣服的。
(3)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
(4)A是一个穿白衣服的人。
请根据以上条件推断以下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1)A是Y地区的人。
(2)A不是X地区的人。
①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
②推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说明:先画图,然后得出结论(2)是正确的。接着,先写“三段论”的结论,确定S和P。
根据条件(1),可以图示如下(其中的可能性):

根据条件(2),可以图示如下:

根据(3)(4),可以图示如下:

所以,A不是X地区的人。因此选(2)。
参考答案:
①正确的结论是__(2)__。
②推理过程:
大前提:所有的X地区的人都是穿黑衣服的。(如加上“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亦正确);
小前提:A是一个穿白衣服的人(A不是一个穿黑衣服的人);
结 论:A不是X地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