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啥生活像RPG游戏

2022-06-06 12:46 作者:LTN小跟班  | 我要投稿

理由如下:

 

第一,


你不需要同其他玩家比,都已经是单机游戏了,其他玩家打到什么进度,与你有半毛钱关系?


可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群体,身边的同学,朋友,亲戚,以及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神一般的存在)。我们对于自己的定位是通过和这个比较群体确定的。远在天边的某个傻憨憨中了几亿乐透,我们也许只是不痛不痒地“啊”一声,身边的人如果升学升职结婚买房,估计很多人心里都会起些波澜吧。


其实这就跟RPG一样,周围人都是一群路人甲NPC,跟他们比有个蛋用啊。何况别人的苦你又不知道,你看到的只是光鲜亮丽的一面。


现在的社交网站,大家发布的信息大多是精心挑选经过美化的,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都是些夹杂着绚烂泡沫的东西。


高帅富们香车宝马的背后,很可能是夜夜买醉后的空虚寂寞冷。这就跟去看高玩的操作视频一样,看到的除了风生水起就是狂拽炫酷吊炸天,因为被虐的低玩是不会发视频求群嘲的,高玩被怪轻松搞在地痛苦呻吟的时候也没想着录下来。

 

以他人为标尺衡量自己的生活,除了愚蠢也只剩愚蠢了吧。他人不是标尺,成功也不是,甚至幸福也不是。

《人性的枷锁》的写道:“菲利普认为他抛弃了追求幸福的欲念,便是抛弃了最后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幸福这根标尺来衡量,那他的生活就显得很可怕,……,幸福跟痛苦一样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个人的成功失败在广袤的星辰大海面前微不足道,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历史里也就是注脚里的几个小字而已。

人生最重要的是格局,是玩RPG的游戏体验,与这相比,赚了多少钱跟谁在一起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银河英雄传说》里杨威利和莱因哈特都英年早逝了,但谁又敢否认他们的人生波澜壮阔呢?又有几个人不为那句“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动容?

 

 

第二,

使游戏抑或人生不断继续下去的方法只有一个,刷怪刷经验刷boss,刷刷刷。我玩RPG的时候也会去看攻略去看高玩的神操作,但看停留在看的阶段,如果没有自己的尝试,那也只剩几句“哎哟我操”的惊叹,和三分钟的鸡血沸腾。人生不也是这副德行吗?从小就耳濡目染一些传奇的故事(李白和老奶奶的铁杵,华盛顿和他老爹的樱桃树,朱德还是林彪的扁担什么的),或者从网上看过的那些鸡汤鸡血(包括我正在炮制的这篇)。

道理人人都懂,故事谁都会说,不去做不去尝试,不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生怕出了营地就被怪兽逼着捡肥皂,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只有经历(对应经验值)才能把道理故事鸡汤攻略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从来都不是别人教会的。

真正的醍醐灌顶只会发生在你有相应的切身体验的基础上,像“Know thyself”这样一句包含无穷智慧的句子需要深厚的积淀才能真正理解。不然看着鲁迅写的“园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一棵还是枣树。”你只会骂鲁迅凑字数骗稿费。

 

 

第三,

主线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的,风急火燎完成这个任务,又得屁颠屁颠去接下一个,每个任务你都得挣扎一番。

阿兰·德波顿总结过:“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时光。每个章节都有每个章节的boss和任务,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你总说搞定这一关就轻松了,幸福就来敲门了,来敲门的只会是下一关的流着哈喇子的怪。考上中学你想着考大学,考上了大学你想着工作赚钱,赚了一百万你会想一千万,赚了10亿你会问“巴菲特在哪?” 这跟胡萝卜与驴子的故事何其相似乃尔?目标啊,任务啊,只是为了让人生、游戏有趣的一种设定而已,吃咸点,看淡点。

 

 

第四,

人生而不平等,就跟RPG出来选难度,选职业一样。

有的人是easy模式,轻松加愉快,一马平川,就是当个没事打打小怪兽的奥特曼。

有的人就是hard模式,玩的就是心跳。

而幸福往往源自那些经过自己的亲身努力之后获得的事物,含着金汤匙出生不见得是件多好的事,打一开始,就是虐菜的节奏,一路通关,这样的游戏玩着代入感就没多少了。以前玩过传奇的私服,朋友让我玩了会GM的账号,打谁都是秒杀,实在无聊跑到城里面去砍大刀侍卫也只需要一下,不一会儿我就失去兴趣了,扭头说:“哥们,还是给我个新手号吧。”难怪聪明如比尔·盖茨会不给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造。

 

 

第五,

不管是生活还是游戏,我们常常会有走弯路的感觉:“马萨卡,这好像是条坑爹的弯路。” 不过在我看来,路就是路,弯直也许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毕竟起点终点都定了,弯就意味着体验的滋味更多啊,就像玩RPG一样,自由度越高,支线任务越多越过瘾啊。

弗罗斯特在诗中叹道:“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当年读这首诗时也在想为毛只有两条直路,那不就是“丫”字形了吗?为毛不是个树状图,每条路走下去又有很多分叉,每条都能走出曲径通幽的感觉呢?直路就意味着体验的少了,一路赶着赶着很快就到了大结局,难道到时候就发个帖问“九十岁了还没死怎么办?”反正我活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穷尽一切的可能性。

有时候玩游戏里面的游戏,玩支线玩high了早他妈忘了主线剧情是啥了,Who Cares?

 

 

当然,人生不是游戏,至少你不能天天对着周围的人使用御剑术。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生没有S/L大法,你不能存档复盘重来,你需要学会接受缺憾,然后继续前行。

人生太长,精彩的东西一直在前方,过去显得那么美好无非是因为它已然过去,对于过去的事情有些羁绊不见得坏。可是羁绊不要变成了负担,学学壁虎,受了伤断尾逃生就是了,难道等着伤口腐烂,蔓延全身?

泰戈尔诗云:“当你为了错过太阳而流泪,你又将错过群星。”更何况,你错过的那些东西真就是太阳吗?

 


为啥生活像RPG游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