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逻辑!最清晰?语文所有手法体系?绝不死记硬背!【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一、手法:对于同一个东西,不同的处理方式。
语文手法:对语言文字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炼字:由字到词的手法(eg.推门敲门,用不同的动作搭配,产生不同的效果)
※字→炼字→词→修辞→句→表现→段→结构→文
※六个写作对象、五种表达方式和四种文体:
1. 人(描写)
2. 事(记叙→记叙文)
3. 物(说明→说明文[说明手法: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作假设])
4. 景(描写)
5. 情(抒情→抒情性的文学eg.诗歌、散文、散文诗)【①直接抒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6. 理(议论→议论文[论证方式:演绎、归纳、距离、道理、类比、对比、假设、因果、比喻])
二、※修辞手法【将两个东西或者多个东西变成一个整体】(修辞:一个词和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1. 赋
(1)排比
2. 比
(1)比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
(2)比拟
①拟人②拟物
3. 兴
(1)象征
4. 借代
(1)以部分代整体
Eg.“孤帆远影碧空尽” 帆→代指→船
(2)以特征带本体
Eg.“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和男子特有的特征→代指→女子男子
(3)以专有名词代本体
(4)以具体代抽象
5. 夸张
6. 反复
7. 设问
8. 反问
9. 同感
10. 对偶
11. 互文
12. 双关
13. 用典
(1)言典
(2)事典
三、※表现手法【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
1. 托
(1)烘托:用环境烘托出另外一个东西
(2)衬托:用一个具体的东西衬托出另一个具体的东西
2. 比
(1)对比:比较两个东西之间的差别
3. 动静
(1)以动衬静
(2)以静衬动
(3)化动为静
(4)化静为动
(5)动静结合
4. 情景
(1)借景抒情
(2)触景生情
(3)寓情于景
(4)情景交融
(5)以乐景写乐情
(6)以哀景写哀情
(7)以乐景衬哀情
(8)以哀景衬乐情
5. 抑扬
6. 古今
7. 虚实
※注:文章结构
l 开头 1.开门见山2.曲笔入题
l 中间 1.过渡2.伏笔/铺垫3.突转4.巧合
l 结尾 1.照应2.画龙点睛/卒章显志3.以景结情4.戛然而止(留有余味,留有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