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放牧》

2023-04-13 08:27 作者:易公教招廖廖老师  |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放牧》说课稿 《放牧》这一课共有这样几个教学内容组成:欣赏民间乐曲《小放牛》和小提琴 曲《牧歌》,学唱、表演富有不同风格的歌曲《放牛山歌》、《小牧笛》。参考编者 提示,我通过自己的分析,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为欣赏《牧歌》、 学唱歌曲《放牛山歌》,另外两块内容放到第二课时。今天,我想就本课的第一课时 的教学向大家详细地谈一谈。 首先,我想对这教材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牧歌》是一首具有内蒙古民歌风格的小提琴曲,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草原宽广 无垠,牛羊成群的意境,表达了对草原无限热爱的深情。乐曲分三部分,主题音乐一 层一层深化,使学生能充分感受音乐旋律的意境之美。歌曲《放牛山歌》则是一首以 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音乐素材简练、朴实,曲调欢乐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 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的欢乐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非常适合三年级小朋友学 习演唱。 二、 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欣赏《牧歌》,感受内蒙古音乐的情绪、风格,体验所营造的意境之美。 2、学会演唱歌曲《放牛山歌》,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 3、鼓励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其中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欣赏及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作品的不同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为: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三、 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 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 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 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 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 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 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 教学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 一)、组织教学 老师组织学生在已学的《草原上》音乐声中,做蒙古族特色动作进教室,律动。 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问好。 (关于这一环节,我是这样想的。本课教学内容之一为欣赏《牧歌》,所以,特 意采用刚在第二课学过的内容,希望通过学生听、律动,自然回忆起蒙古族的音乐风 格及相关的音乐文化,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 乐课氛围。) 二)聆听乐曲《牧歌》,感受音乐情绪 1、老师范唱民歌《牧歌》,请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  2、老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  3、课件出示歌词,背景图片选用歌词的意境。请学生边看书上图形谱边跟着老 师模唱《牧歌》曲调,加深印象。 4、 请小朋友们听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听一听民歌 《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5、 复听乐曲时,请学生分辨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 的?哪遍高?哪遍低?  1、 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体会歌曲不同的声区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景。 2、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感受音乐的美,体会音乐所要表 达的意境。这样,不仅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而且有效地培养 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另外,通过主题音乐的模唱练习,能使孩子更加深刻地领会到音 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及其本身的风格特点。) 三)学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喜悦 1、出示歌词,指导孩子读歌词。老师随机点明这首歌曲是属于四川儿歌,  "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应该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组织学生讨论 歌词的内容,感受歌词意蕴。 2、播放歌曲,请同学说说感受。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歌曲的情绪、旋律特点 及音乐风格。体会歌曲表现了农家孩子自己参加劳动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 3、通过听录音范唱、和老师一起学唱歌谱,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等方法学会准 确地演唱歌曲。 4、鼓励学生边做恰当的动作边演唱歌曲,进行表演。如:做放牛、赶牛、捡柴 等动作。再次深化歌曲主题。 5、引导学生去比较欣赏曲《牧歌》的音乐情绪与歌曲《放牛山歌》的情绪,指 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6、对孩子提出希望;希望能像歌声中的山娃子一样,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 子。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孩子诵读歌词、讨论歌词意蕴、学唱歌曲,表演 歌曲等方式,使学生都能深切体会大歌曲所表达的喜悦的情绪,培养了孩子们鉴赏音 乐、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这首歌曲所含的教育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课 堂上对孩子们提出希望,使得音乐课堂的育人功能得以更全方位的展现。)  四)组织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在《放牛山歌》高亢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放牛山歌》的音乐声 中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 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 我想还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学情,学习的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 为,一堂音乐课只要能成为了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共0条 暂未收到评论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放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