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酱油崩盘和产业升级

2021-08-31 15:05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一、大华股份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很多公司内部数据分析的时候,都不再采用上年同期数。而是采用和2019年同期数对比。

 

 

 

为什么呢?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数据严重失真,缺乏可比性。

 

大华股份就是这个情况,你看它同比增长37%,但实际上连续几年的数据是这样的:

 

 

2020年实在太拉胯了,和往年相比,算是正常的成长性吧。

 

但是,换一个角度,大家都知道华为受制裁,其实大华也在受制裁,能顶住压力做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值得敬佩了。

 

二、海天味业

 

海天的问题,和格力有一点点像。

 

 

一方面是遍布全国的强大的经销商渠道;另一方面是市场占有率逼近极限。

 

即便是这个业绩,也是有水分的。因为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近年来最差,说明公司的业绩主要是靠经销商囤货抬起来的,而其中收到的现金比较少,合同负债(预收款)下降比较多。

 

对于行业龙头,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多元化转型的问题。

 

要么突破,实现华丽丽的转型,比如美的;要么固守一个产品线,成为“小富即安”的分红型选手,比如青啤。

 

海天一直尝试消费升级,做高端酱油。其实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美团的快速崛起,做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即便是高端酱油,用的也越来越少了。

 

这种情况下,海天的消费群体在缩减,市场占有率又接近上限,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多元化转型。

 

目前看,转型的力度还不大够。或者说,还没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转型路线。

 

三、京东方

 

看到京东方的半年报业绩,我是很诧异的。

 

倒不是说这128亿的净利润,对于销售额高达千亿的京东方来说,其实是不算高的。

 

但从半年报整体来看,京东方的盈利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意味着,耗时数十年投入巨资的面板行业的产业升级,很可能接近甚至已经成功。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京东方不是一个很好的标的。因为它的业绩主要靠政府补助、低息贷款。

 

但是,通过足够低价的面板,让中国的手机、电视等行业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也给日韩面板商带来强大的压力。

 

王东升还在任的时候,京东方就开始尝试多元化突破,目标是可穿戴设备。

 

这个方向没问题,但距离市场成熟还比较长。

 

在此之前,疯狂追赶三星的京东方靠什么盈利?

 

2021年的半年报里,答案来了。

 

京东方已经开始盈利了,可以不那么依靠政府补助。

 

公司盈利的原因在哪?

 

销售额大了,毛利提高了。

 

半年报中,显示业务的毛利率超过30%,较2020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30%的毛利率意味着什么?可以涨工资了。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支付给员工的现金从上年同期的58亿增加到了90亿,虽然有员工数量增加的因素,但显而易见,每个员工的收入也是提高了。

 

换个时髦的词,这叫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京东方的技术和行业顶尖越来越近;另一方面,京东方的产品性价比更高。

 

当京东方的产能爆表,利润爆表之后,中国的面板行业就可以成功取代日韩,这个行业就能成功转型,整个行业的从业者就能获得不错的待遇,引领共同富裕。

 

当各行各业都成功的实现了产业升级,那么就可以实现全民收入提升了。


酱油崩盘和产业升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