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我对所谓“西方伪史”的看法1.徐惟隆主讲(翼复)

摘要 在这个视频中,徐惟隆主讲了他对于所谓"西方伪史"的看法,他认为西方的历史中有很多疑点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并不认为全部都是伪造的。他强调了对于历史的怀疑和批评是正常的,并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
亮点
0:01 - 徐惟隆主讲他对于西方伪史的观点,并解释他未曾认为西方历史是伪造的。
0:23 - 他强调了他并不支持维史论,并表示对何西没有进行过评论,对其理论和见解不了解。
1:24 - 徐惟隆认为西方的上古史有很多疑点,是有待商榷的。
3:47 - 他批评了将西方历史奉为圭臬、不容质疑的观点,并表示任何历史都可能被推翻,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
5:23 - 他认为对于合理的怀疑和批评,应该虚心接受并进行辩论,而不是盲目拒绝。
- - - - -
5:32 - 这种辩论应该是学术上的,要摆事实、讲道理、讲逻辑、讲证据,而不能人身攻击。
5:50 - 一些人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把学术问题演变成人身攻击,这是非常不好的。
6:08 - 觉得西方的某段历史可疑的人被人扣帽子,贴标签,甚至动机被揣测,这种行为很不理智。
7:14 - 在学术问题讨论中,应该对事不对人,不进行道德上的评判,不贴标签,不扣帽子。
8:00 - 我认为西方的历史有疑点,但并不认为全部是造假的,根据二重证据法进行评判历史研究可靠性。
📝历史研究:我对所谓“西方伪史”的看法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新的话题,就是关于所谓的西方伪史论。这个话题在网络上非常热门,也有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所以我想找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我的态度: 首先,我从来没有认为西方历史是完全伪造的。我也不认识何西,也没看过他的书,所以我不对他的理论和见解评论。我对西方伪史的态度是:一方面,我不认为西方所有的历史都是伪造的;另一方面,我认为西方的上古史有很多疑点,是有待商榷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它们完全是假的,只是存在一些不严谨、不够证据支持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西方上古史的疑点: 我认为西方上古史有很多疑点,特别是在中世纪之前。这里的西方历史并不仅指欧美,而是指由欧美人主导研究的世界历史,包括古希腊、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加玛雅阿兹特克、古代印度等。这段历史是由欧美人主导的,我认为其中存在很多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学术争论的正常现象: 历史研究中的争论和分歧是正常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和客观真理。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是学术上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些争论和分歧,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或政治化的讨论。
学术讨论的原则: 在学术讨论中,我们应该对事不对人,不进行道德上的评判,也不揣测别人的动机。我们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讲逻辑、讲证据,进行学术上的辩论。不要贴标签、扣帽子,也不要将学术问题政治化。
二重证据法: 我认为评判历史的可信度可以采用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即将传世文献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与考古发掘出的文物进行比对。如果两者内容一致或相符度高达80%以上,我们可以认定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总结: 我的观点是,西方的上古史存在疑点,但并不认为西方历史全是伪造的。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研究中的争论和分歧,遵循学术讨论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判历史的可信度。
一看就是厚积薄发:内容十分客观,逻辑十分理性,立场十分中立,批判十分中肯。叙说也是十分有条不紊,言语也是十分慢条斯理;满满的书生气,满满的学术风。
从方法论入手,目前来看,讲得最透彻
史书流传有序,史书年代版本,间隔时间与误差在一定范围之内
考古体系:考古遗址根据规范流程,地层叠压关系,相关出土文物的分类和分型,能够清晰反映时间与空间关系,并形成可充分交叉验证的考古体系
质疑西方史学,不回应,扣帖子,贬称为民科,误称为自大、民粹,恰恰是中国西史研究中,最大的问题,建立中国世界史学体系正当其时
有一点请UP指正,个人提了一个修订一下表述:所谓三重证据,真实存在的优秀文明必然在时间与空间有所传承,即文明的连续性与现实体现,如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历法、文字及其载体,是否脉络清晰,延续至今,比如中国的笔墨纸砚,长期使用并延伸的现实体现是,已经形成相关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