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南北养生有异同 芒种两头忙,忙收又忙种。当农民开始忙着收割小麦的时候
时雨及芒种,南北养生有异同
芒种两头忙,忙收又忙种。当农民开始忙着收割小麦的时候,说明芒种到了,这个节气最适合种有芒的谷类作物,所以叫作“芒种”。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
芒种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增多,气温增高,进入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天气异常潮湿闷热,其他各地也纷纷进入雨季。
充沛的雨水对水稻和夏季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但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暑湿邪气太重,要谨防其乘虚而入。
暑为阳邪,容易耗气伤精,导致口渴引饮、唇干舌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状,严重的导致人猝然晕倒,不省人事。
湿为阴邪,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缠绵难愈,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有精神、患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妇科炎症、皮肤炎症等症状。
日常宜选择补心养血、利尿祛湿的食物
芒种是热季的第二个节气,气候逐渐炎热起来,在这种天气里,人体心火也逐渐旺盛,养生方面我们也要抓紧时间“播种”健康,日常宜选择补心养血、利尿祛湿的食物。如:酸梅汤、四物乌鸡汤(四物指: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苋菜、圆白菜、西红柿、冬瓜、海带、五谷杂粮、坚果、瘦肉等。
由于天热,人们的反应也是很大的。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区,人们都是处在容易中暑的环境里,所以饮食应该多吃些清淡的、不易上火的食物。
人们既要注意自己的出汗情况,又要防止脱水、缺钠,可以食用如小白菜、圆白菜、西红柿、瓜类、瘦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但是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胃疾病。
南防潮湿,北祛暑
芒种时节,人们开始感觉到睡眠的不足,这是“昼长夜短”的原因。到了芒种这个时节,南方潮湿,各种皮肤病很容易产生和复发,而北方则是容易中暑。
到了这个季节,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湿邪都是很重的。因此,南方人很能食用辣椒,是因为它们有祛湿的作用。北方地区的人有喝绿豆汤的传统,是为了祛暑。所以,到了芒种时节,有“南防潮湿,北祛暑”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