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宿州埇桥区|萧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预测:生育率问题
近日,“我国一孩生育率跌至0.5”引发关注。针对目前社会上80后、90后婚恋观改变,不结婚不生育,导致生育率降低,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伴随着育儿方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我国家庭生育行为经历了从“想生而不能生”到“能生而不想生”的转变。生育率低看似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但如果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看,低生育不仅会导致劳动力数量的锐减,也会带来较大的养老压力。我认为低生育问题的背后不仅反映了年轻人观念的转变,更暴露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其一、生活成本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育成本上升,对经济和家庭财务状况的考虑成为人们生育决策的重要因素。高昂的房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孩子抚养费用等也会使得许多家庭更难承担生育的成本。其二、养育压力大。大家往往为了生活而忙于工作,生完孩子后并没有时间去抚养孩子,外加社会上目前托育机构价格高昂,所以从客观因素来讲也会造成养育压力的增加。其三、社会观念新。过去“养儿防老、养女防老”的观念在现如今发生了改变。对于年轻人来说,自由和独立可能比传统的家庭观念更重要,而独身和没有孩子也可能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生活方式。过去几年,为了鼓励生育,国家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全国多地通过相关条例,实施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等措施。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更应该解决的是目前年轻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压力。其一、加大保障力度。通过财税举措实施生育友好型政策,可尝试按年龄分档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同时也可根据现实情况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经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减轻教育负担和养育压力。其二、做好权利保护。劳动保障部门可结合政务小程序等进一步拓宽问题反馈渠道,对于生育假、陪护假难以落实的问题进行顶格处理并及时公示,起到警示教育的同时避免女性因生育在职场受到不公平待遇、丈夫在子女养育过程中的‘缺位’等问题的发生。其三、用好媒体宣传。不仅可以通过抖音微博等融媒体渠道,对于生育扶持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更要减少以家庭矛盾为背景的影视剧目的创作传播。此外更应加强推动家庭内部性别平等,推动男性积极分担养育责任,避免出现“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发生。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关乎民生发展的重要事。说到底,低生育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层面多些人文温度,并秉持问题导向多向施策破题。唯有关注民生冷暖,方能让更多人享受到政策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