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华容道上,若真杀了曹操会怎样?
由于罗贯中笔下的大量角色性格鲜明,形象鲜明因此,《三国演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比如曹操这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阴险狡诈之人;又比如关羽这种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人;再比如周瑜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尽管很多人物和故事都与历史不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的确是一部极为优秀的文学著作! 而在这本小说中,关羽这个人物的刻画,却是让人印象深刻,从最初的桃园结义,再到跟着刘备打天下,再到“暂投曹操”,我们都可以看出关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人物。但是,关于关羽的谜团却是很多,其中一个谜团就是:为什么华容道之战,他没有将曹操给干掉?
根据我们对于这个故事的了解,关羽不将曹操击毙于华容道,很大程度上还是考虑到此前曹操对其曾经有过一次收留之恩,因此才将其放过,以此来回报曹操的恩情。不过,在这个乱世之中,如果将曹操干掉,那么对于其他有野心的人来说,对于当时的天下局势来说,那就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了。
可是,真是如此么?不是这样的!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想到了这四点。关羽要是在华容道把曹操给宰了,接下来就是四大下场,蜀汉集团的人没有人能承受得住! 第一,一旦关羽在华容道中击毙了曹操,刘备一系必然会受到所有人的攻击。 当曹操逃往华容道的时候,三国之中,曹操的实力仍处于第一位,孙权居于次席,而刘备的实力则不及张鲁、刘璋等人。如果关羽真的杀死了曹操,这样的话,到底是谁得到了最大的好处?不管是什么人,都不可能是刘备! 由于有先例可循,董卓战败,李傕郭汜等人率军攻打长安,为董卓复仇,王允和吕布或被斩或流亡于外 。到底是哪一方占了便宜?这些人,自然就是“曹操”与“袁绍”等一干诸侯!现在就是这样,曹操一死,他手下的人肯定要报复,刘备、关羽肯定会被盯上,孙权更是会联合起来对付刘备,毕竟孙权最擅长的就是背刺自己的队友。 在这个时候,刘备一方很有可能会被抛弃。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又或者是关羽,都无法承受这样的结果。 第二,一旦关羽杀死了曹操,关羽的名声就会大打折扣。 当时土山之战的曹操,完全可以轻易地杀死关羽,但他的爱才惜才,所以才让关羽拿捏了一把,并且立下了“约三誓”的誓言,其中的一条,就是臣服汉朝,不臣服曹魏。一般人都会说,关羽忠义重于天地。但从曹操的视角来看,就像是关羽在曹操脸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而曹操还能忍受!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胸襟? 而且,曹操明明知道关羽不是诚心投降,但还是对他重视万分,如果没有曹操的成全,关羽也不可能杀了颜良诛文丑,更不可能过五关斩六将,一举闻名于天下,成为三国之中的一员名将。曹操不仅救了关羽的命,而且还栽培了他,成全了他。
但若是关羽在曹操最落魄的时刻,将曹操斩于剑下,又该如何评判关羽?至少,一个“忘恩负义”是绝对逃不掉的,搞不好还会变成下一个“吕布”。关羽可承受不住这样的屈辱! 第三,关羽杀死曹操,将会引起刘备内部的纷争,从而造成整个刘备集团的分裂。 其实,诸葛亮是有意让关羽坐镇华容道的。诸葛亮之所以把关羽调到这里来,就是因为诸葛亮深知一点,也明白关羽不可能杀死曹操。诸葛亮之所以不想杀死曹操,也是因为他不希望刘备一伙人被其他势力盯上。 诸葛亮还特意告诉关羽:“我担心你念着旧恩,不忍心杀曹操。”目的就是要让关羽认清形势。关羽若是真把曹操给干掉了,肯定会认为诸葛亮是在用激将法来刺激自己,让自己做出这么大的错误。而关羽在击杀了曹操后,必然会将一连串的失误,都推给诸葛亮。那样的话,刘备一方必然会出现内乱。 将帅之间发生矛盾,唯一的结果就是输!因此,关羽于理于情,都无法杀死曹操。后来,关羽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证实,事后,人们都说关羽是一位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好汉子。关羽虽然也想过要杀死曹操,但却没有这么做,他很明白,比起杀死曹操,留着曹操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如果关羽杀死了曹操,那么中原将会陷入更大的动乱之中。
实际上,每当中原发生内战之时,这些北方的草原人都会趁机向南方进犯,抢夺财富,侵扰边疆。不过,在三国时期相对太平,只因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击退了来自西北的羌人,遏制了北方的匈奴,痛击了乌桓。 曹操为了分化南匈奴,特地将归降的北方匈奴分成五个部分,各据一方。因为忌惮曹操,所以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地按照他的吩咐行事。 而在西面,曹操在196年放弃了函谷关,设置了潼关。马超、韩遂曾率领羌人屡次进逼,但直到公元328年,羯族的石虎才攻下了潼关。赤壁之战前一年,即207年,曹操率部向北,扫荡袁氏残部,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大举一统北方。这些外族势力,大部分都是因为畏惧曹操的威势而臣服,曹操一死,他们就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谁也无法预料。 对于这件事情,各位朋友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