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兽圈昂贵消费”引发的猜想/感想
2021-10-01 21:16 作者:机器人白黑白--WBW | 我要投稿
然而又从兽圈里嗅出一点“资本运作”的味道?
兽圈里,画设,做模型,做兽装,市场价都是很高的;然而手机壳定制、雨伞定制、卡贴定制等同样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服务,价格却都不算很高的。
兽圈文化,说到底,其实还是舶来品。
模型或兽装,这些也是国外(日本/美国)的艺术家们发展出来的产业吧……
然而他们可以把这些价格定得高一些。
中国在接受这些亚文化时,最开始还并没有太多相应的本地生产者……而本地开始生产后,初期的价格也是迎合国外市场的(供不应求,价格偏高)
(以下内容为猜测)
但是一旦产业出来了,有更多人做了,这些东西的成本便又降下来,价格也降下来——然而产业化也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个性化”(专门做一个东西的话,本来是可以有很多改变的吧……产业化后就剩模板类似了(?))——而且价格下来后,一些艺术家从做“精”降至做“量”,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又要不满足了……
于是兽圈,给国外带去的利益便大于了给中国带来的利益吧……
另外一个是,孔明锁,中国造的很多,很量产,但东西不贵——而国外的puzzle,生产的不多,但多种多样十分独特,而且一个可以抵几百个孔明锁的价格……
咱身边其实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由于关注点在工作生活,我们最后还是忽视了它们——而国外的一些“大佬”就把这些小玩意发展,“整活”,成为昂贵的艺术来挣钱了
(捂脸)
中国目前似乎很擅长于把已有的东西做成产业,但却很少有创造新流行趋势的能力吧?——这样很容易被资本力量控制住……
所以像咱们说的,掌握核心科技才不会被“卡脖子”,才能掌握定价权一样——中国还是得有创造新创意的能力,才能摆脱西方资本力量的控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