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全一册讲解
2023-07-29 20:13 作者:L-raining- | 我要投稿

第一单元
课题一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实验一:胆矾的研碎
- 取适量胆矾(药瓶打开,瓶盖口朝上放置,用勺斜放入药瓶)放在研钵中研碎
- 将研碎的胆矾放入烧杯
- 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胆矾溶解
现象:胆矾变碎;胆矾溶解(物理变化)
实验二:向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用胶头滴管取氢氧化钠溶液,在烧杯上方悬空滴入溶液

现象: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化学变化)
反应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硫酸铜(胆矾)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和硫酸钠】
胆矾是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易溶于水,与NaOH(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三
- 用镊子夹取适量石灰石放入试管(试管平置,石灰石放在杯口,再缓慢竖起试管)
- 试管中倒入盐酸(氯化氢)(倒入时瓶身标签朝手心)
- 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
- 导管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现象:石灰石体积变小,大量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
反应式1:CaCO3+2HCl=CO2+H2O+CaCl2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反应式2: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 物理变化:形状变化,物态变化(强调状态变化)
- 化学变化: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变化(发光发热)(有其他物质生成)
燃烧:均为化学变化(灰烬是新物质;气体燃烧需要氧气,也会产生新物质)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别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闻气体:扇闻(有些气体有毒有害,对身体造成损害)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详见课本】
课题二
蜡烛燃烧
- 一根木棍放在蜡烛火焰上,两边黑中间白——外焰温度高于内焰
- 在蜡烛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烧杯,内壁产生浑浊——产生二氧化碳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石蜡蒸汽(物理变化)
气体收集方法
- 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等集气瓶中无水时用玻璃片毛面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
气体
- 验满
- 检验
- 二氧化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熄灭 / 加入澄清石灰水
课题三
药品取用
- 固体药品
镊子/药匙/叠成槽状的纸片
2.液体药品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避免污染)
倾到液体时标签朝向手心(保护标签避免侵蚀)
量液体时量筒放平,视线与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取
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偏小

量取
俯视则量少,仰视则量多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P2 - 35:22
滴管使用
- 与试剂瓶配套:只能取用试剂瓶中的药品
- 独立滴管:可取用各种药品(需清洗)
无论哪种,在滴液体时均需悬在容器上方
酒精灯
酒精灯不允许倾斜(盖子是活动的,酒精容易洒出,容易发生事故)
酒精灯需要盖两次(第一次熄灭火焰,第一次后还会有一些酒精蒸汽,冷却后收缩容易使压强增大,下次不方便取出,因此需要盖第二次)
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试管或玻璃管加热前需要预热(不遇热容易使容器炸裂)
清洗试管
要求: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