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校毕业生迎来疫后首个就业季,这5个方面值得关注
今年春招有哪些新特点?
今年3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大批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此前,教育部开展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要求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正值春招关键期,今年春招是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后的第一个招聘季,高校的招聘开展得如何,和过往的就业季有何不同,有哪些新特点?
线下活动激增,学生参与度高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张芳正在备战考研,但随着社会运转全面恢复正常,市场需求回升,他决定就业。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线下招聘活动,简历会诊、生涯咨询,开展“新芽计划成长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该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教师陈伟杰表示,今年最明显特点是线上活动转为线下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发现线下招聘激增,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该校开展日常线下招聘活动173场,吸引107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1500个。还开展智慧就业面试亭,小而精的招聘会等活动。非遗展示带到招聘现场,吸引学生注意。
毕业生求稳心态凸显
各项就业政策出台,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教育部要求高校扩大科研助理岗位。中组部等取消就业报到证要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新上线7场招聘活动。调查显示,毕业生求稳心态明显。46.7%毕业生首选国企,连续三年上升。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下降至12.6%。69.3%毕业生关注薪酬福利,40.7%关注稳定性,连续三年上升。陈伟杰认为,今年毕业生更偏向稳定岗位,部分行业需求下降,留学生和考研人数上升。
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确保央企国企接收毕业生人数不低于去年。实施好基层就业项目,扩大“特岗计划”等招募规模。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完善相关政策。
华东理工大学开展分层分类就业指导服务,举办职业胜任力成长营等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发挥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引领作用,开展“就业先锋”“追梦人”系列活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