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叔浅谈儿童节与车市,七座家用车的春天会来吗?
过几天,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在成年人的世界,儿童节是个略显尴尬的节日,也许当天刷朋友圈时看到了一波又一波关于“永葆童心”的海报,但面对内卷、“996”,估计你不会感受多浓的节日喜悦。尤其是,当你想起了儿时幻想拥有的跑车,再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心中的无力感、冷漠感更强了。

对于汽车品牌方,儿童节在全年节日营销中的存在感也比较低,0-18岁的青少年、幼儿不具备自主消费能力,甚至连驾照都没有,品牌方给他们“打鸡血”、文化“赋能”,带不来多大的直接市场效应……

不过,汽车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享受品,儿童依托于父母,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以及在车旁活蹦乱跳的场景,永远是汽车广告中勾勒美好家庭生活的重要元素。现实中,一旦家中添丁,一家之主往往就会下决心买车。普罗大众对更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支撑着汽车主流消费市场,厂商也在积极寻找“风口”。
二胎政策不代表婴儿潮来临
对车市拉动有限
2016年开始,国家正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国家想要稳住人口规模/提高生育率的战略不言自明。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723万人,在2018年便降至1523万人,2019年仅为1465万人,2020年更是低至1200万人。前不久,有传言称“2021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将跌破1000万人”。

适婚适育男女不愿生、不愿多生是我们能从身边人感知到的事实。至于原因,无非是经济压力,甚至一些家庭会因生二胎缩减开销,直接打消买车的念头。

记得以前很多汽车品牌视二胎政策为风口,网络媒体文章经常以“二胎政策”为引言,对应车型大多为新推出的七座SUV/家用MPV。事实上,这些新品没有一个成为爆款,主流消费者还是偏爱五座车。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车叔拿最新单月销量数据说话。表中宝骏530并非主打七座,不多谈,相对传统五座SUV,七座SUV的市场表现总体比较落寞,连“神车”汉兰达都破不了万,一度需要加价的途昂威风不在。还有一些所谓的高端七座SUV,上市前大谈如何匹配多口之家,事实上这一细分市场容量有限、前景不明。

4月MPV市场表现在年内来看不算差,我们参考这几年的数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全年国内MPV累计销量约为109.0万辆,同比下降20.8%,MPV市场出现连续4年下滑。尤其是,SUV持续强势,大大挤压了MPV的市场空间。可以肯定的是,二胎政策对于MPV市场起到的拉动作用很有限。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近些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跟中国车市没有很直接的关系,七座车的销量更多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相关,北京、上海、云南的七座车销量占比较高,是因为这些七座车主要用于商务或旅游接待。人口出生率对七座车市场的促进作用,很难找到一个客观数据,来确凿地说明。
七座车为什么火不起来?
大家想想,一年内夫妻二人、两个小孩、两名老人同时出现在一辆车内的场景能有几次?车主却要承受一些代价,比如停车难、不易操控、年检麻烦(半年前国家才将七座车正式纳入6年免检范围)。满座场景的出现频次低,是七座车无法主流化的重要原因。

另外,七座车的实际乘坐空间没你想象中那么大,七座SUV的第三排空间常被人诟病。车叔有过相关车型的试驾经历,不管厂商自称“真七座”还是“伪七座”,由于其第三排空间小、坐姿高,你只能蜷着身子,长途乘车的滋味不好受。对于家庭用户,上车的都是亲人,谁来坐第三排?与其让家人将就、不适,车主不如再买/租/网约一辆车,不然买车的意义何在?

有些七座车在安全性上也有短板。一般来说,五座车每一个座椅后背均设计了防碰撞装置,比如加装防撞钢梁,万一车辆被追尾了,可减轻对后排乘客的伤害。七座车的第三排座椅相当于就在后备厢内,平时可以收纳,没有特别的防碰撞设计,一旦发生追尾事故,第三排乘客往往要受到更大伤害。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七座车普遍尺寸大、车身重、油耗高,毕竟能载下更多人。但对于很多家庭用户,五座车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了,再多两个座位,不能说没用,只是必要性不大,家庭要为此承受更高的养车成本,有些不值。
车叔结语
车叔由儿童节谈及此处,话题似乎变得沉重了许多。我国这些年实现经济高速发展,车市迎来蓬勃发展,都离不开“人口红利”。也许,以后国家会出台更多稳定人口增长的政策,但未必是七座SUV市场的利好。老实说,车叔认为七座SUV市场不太可能变成一块主流市场,厂商可以在此寻求高端化突破,但对其增长空间不要有过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