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团长——鲍里斯·亚历山大罗维奇·亚历山大罗夫(小亚历山大罗夫
鲍里斯·亚历山大罗维奇·亚历山大罗夫
(1905年8月4日— 1994年6月17日)
鲍里斯·亚历山大罗夫于1905年8月4日出生在诺夫哥罗德省博洛戈伊市(现俄罗斯特维尔地区)。他在特维尔音乐学校接受了初级音乐教育。自1912年以来,他在他父亲的合唱团中唱歌,1918年至1921年在莫斯科大剧院儿童合唱团中演唱,后来在救世主大教堂的合唱团中唱歌。从1923年到1929年,他领导了各种音乐队伍,并且在莫斯科的一所音乐学院教授理论课程。
1929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1930年至1937年任红军中央剧院音乐剧团长兼指挥。从1933年到1941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乐谱和乐器课的教师(自1939年起任副教授)。1942年-1946年,任全联盟广播电台苏联歌曲团的组织者和艺术总监。自1946年,在他父亲去世后,出任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和指挥。
他与乐团一起前往前线的各个部门。歌舞团演出的曲目近百首,包括《苏军之歌》《万岁我们强大的祖国》《出发》《胜利日》等。作为歌舞团团长,他几乎走遍了整个苏联,出国约70次。他从1946年到1987年一直在乐团工作著有回忆录《歌声》,曾发表多篇关于音乐的文章。
附记经历:
1930年至1937年,鲍里斯·亚历山德大夫任中央电视台和戏剧剧院指挥和音乐系主任,
1933年至1941年兼任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教师,
1937年后,曾担任红旗歌舞团的指挥和副艺术总监。
1939年获副教授职称。
1940年获得艺术全博士学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鲍里斯·亚历山大罗夫和他的父亲一起在音乐会上领导全联盟乐团录制了超过1500次音乐他们在前线举行音乐会,正式以爱国主义和士气的名义积极推广俄罗斯民间音乐和苏联作曲家的歌曲和民间音乐。而此时,由于父亲的心脏病,越来越多的责任落在了鲍里斯的身上。
1973年,根据苏联部长会议的一项法令,鲍里斯·亚历山大罗夫上校被授予少将军衔。 根据1975年8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为了表彰他对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在他70岁生日之际,小亚历山大罗夫少将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同时荣获列宁勋章。
1985年,苏联公开庆祝他的80岁生日。小亚历山大罗夫在1987年退休。同年,阿纳托利·马尔采夫成为红旗歌舞团新团长(马尔采夫是前军乐局局长彼得罗夫的学生)。他于1994 年作为首席指挥退休;同年去世,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1986 年起维克多·费多罗夫接替他的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荣誉称号: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75年)
苏俄功勋艺术家(1944年)
苏俄人民艺术家(1948年)
苏联人民艺术家(1958年)
国家奖项:
斯大林一等奖(1950年)
亚历山大罗夫金奖 (1971年)
列宁奖(1978年)
以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命名的苏俄国家奖(1985年)
勋章/奖章:
三次列宁勋章(1949、1967、1975)
十月革命勋章(1985)
二级卫国战争勋章(1985)
劳动红旗奖章(1964)
三级为祖国服务奖章(1982 )
军功奖章(1953)
“劳动荣誉”奖章(1939 )
“保卫莫斯科”奖章
“纪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诞辰 100 周年”奖章
“在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战胜德国”奖章
“苏联武装部队退伍军人”奖章
“开发处女地”奖章
“1941-1945 年伟大卫国战争英勇劳动”奖章
一级圆满服役奖章章
“1944 年 9 月 9 日” 奖章(保加利亚)
红旗勋章(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