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如何从湖北工业大学二战高分上岸北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2023-05-08 15:51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王敏譞

录取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录取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本科院校|湖北工业大学

本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总分     |    394

政治     |     62

外语     |     78

专业一  |     133

专业二  |     121


我叫王敏譞,我本科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环艺专业,今年二战上岸北理环艺专硕。一战分数为367,二战分数为394。经过两年的学习,我积攒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分享能对各位学弟学妹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于择校

我的择校首先是考虑了地域的问题,因为我的家乡距离北京非常近,同时我将来也想在北京或者天津这些离家近的城市工作,所以首选了北京的院校。其次,我对环艺环艺一直情有独钟,不论是最初的高考择校,再到大一的分专业,我都坚定的选择了环艺,因此我也选择继续钻研我所学的专业,并希望将来能在环艺这个领域有所成就。


在专业和地区确定后就要具体选择学校了,在北京有很多院校可供选择,包括北航,北师大,北交通,北工业,北林业等等。我首先考虑的就是各个院校历年的招生人数和报录比,选择了相对稳妥和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其次我搜集了各个院校理论以及手绘考试的历年真题,判断其对于我个人而言的难易程度,最后我选择了北理也是因为我个人比较擅长画室内手绘,并且我对建筑学很感兴趣;最后,我又在官网查询了北理研究生导师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发现了几位与我未来想研究的方向所契合的老师,更加坚定了我选择北京理工大学。

 

考研的目的

在我个人看来,考研对于我共有两点价值。首先,考研是一个持续深入了解所学领域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在我的本科学习中,其实对建筑学的了解并不深刻,知识也是学的马马虎虎,幡然醒悟时已是大三,所以选择考研这条道路,一是想要深入学习环艺专业,二是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跟随导师学习,进入实际项目,了解行业现状,在不断的研学中提高我个人的能力,开拓自身的眼界。第二点也是很现实的一点,我的本科是一所双非院校,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拿到一个更高的学历,能够在将来就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现在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所以我选择抓住手头现有的机会向上不断攀升,争取给自己未来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各科备考方法

理论:

理论笔记的整理我个人比较建议大家用电脑或是ipad,相比于手写这两种方式更加快捷,并且能够图文并茂清晰明了,还能够补充一些课余的知识(比如建筑师的生平、建筑建造时的奇闻趣事等)进去方便知识点的理解。但对于重点内容(比如重点城市平面图、重要建筑师的代表建筑等)要在纸上进行手绘练习,也是为后面大论文作准备。



前期大家尽量要在集训前将三本书通读一遍,在书上勾出重点,可以做一些思维导图和笔记,了解整体大的框架,为后期的整体笔记整理打下基础。我当时是在八月左右开始进行的笔记整理,要抓住重点的两本书(中建,外现代建)着重复习。第一遍的背诵可以跟随着笔记的整理一起进行,每天规划好三本书都要背诵哪些知识点,在考试前最好能进行3轮背诵(例8-9、10-11、11-12)。到最后的时候大家要尝试自己押题,对有可能考察的知识点反复背诵。



论文的练习我大概是在9月开始,首先要将论文主题(例如建筑的联系性、全球化与地域化等)进行分类建立文件夹,在知网、万方等平台上查找相关优秀案例并整理,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整体框架、专业用词造句等。然后以1-1.5周一篇的频率对不同的主题进行练习,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行文逻辑进行撰写,总结出几个可以常用的案例并画下来。论文一定要配有手绘,能够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我第一年考试整体一张图没画,第二年考试一共画了5-7张图,分数也因此有所提高)。到最后一定要用专业的纸进行卡时间的默写练习,防止到考场时间不够、思路不清晰造成分数的丢失。



大家在平时可以多看一些公众号推送来积累案例,减少千篇一律的案例的使用频率,好的创新的案例能够让老师耳目一新。在平时中午饭或者睡前都可以在b站看一看建筑史的视频来帮助自己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公众号推荐:有方空间、无非建筑、营造家、图画建筑学考研、新微设计、AT 建筑技艺

b站视频推荐:王受之老师建筑系列课程、筑梦天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湖南大学)

 

手绘:

手绘工具我用的是白雪的走珠笔,雄狮的勾线笔,马克笔用的是卓越一代、法卡勒一代以及斯塔灰系列。平时练习用的是雪山牌素描纸。案例搜集就用的电脑,按照办公、展厅、书吧、家居等类型进行分类建立文件夹。

案例搜集网站推荐:谷德、archdaily、知末网、拓者设计吧、手绘家以及上面理论提到的公众号


在集训前我主要完成了线条、单体、线稿、马克笔上色四项任务,并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优秀平面进行了抄绘。在前期临摹时一定要注重学习作者的作画思路,包括整张画面的整体结构、光影变化、线条粗细、色彩搭配、家具布置等等,盲目的临摹傻学只会使效率下降,这也是我在前期曾犯过的错误。


集训结束后要继续加强练习并着手准备自己的模板,争取在11月前将模板定制完成。8-10月以1-2周1张的速度进行不同功能空间的练习,搜集好案例后进行照片转绘,将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并逐月减少半个小时。11-12月以1周一张的速度默背模板,时间尽量控制在4小时以内,在练习期间也要不断背诵和完善自己的模板。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在备考期间可以多咨询咨询周围人的进度,防止自己脱离大部队的速度,同时对自己也有一个激励的作用。


我针对我所准备的模板数量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我家装模板准备了2套,一套单一层一套有二层。工装模板准备了5套。色彩模板一冷一暖共两套。分析图大概5-7个,应对不同的考试需求。

 

英语: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的背诵,我选择的是红宝书以及墨墨app进行背诵,总共差不多进行了3-4轮,每天的数量平均在300+(背100左右,复习200左右)。到最后的时候,大家可以选择背诵空卡的21天核心词,抓住考研英语的重点。

语法我跟的刘晓燕老师的课程,差不多是在四月之前学完的。阅读我跟的是唐迟老师,唐迟老师所讲的答题技巧(题目分类、细节服从主旨等)对我来说帮助非常大。阅读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效率,每一篇练习都要精读(逐字逐句翻译,段落大意总结,题目逐个解析等),要把文章吃透才能减少重复犯错的几率。真题的练习建议大家六七月再开始,到最后一定要把近两年的题目保存下来,进行卡时间的自我模拟考试。


小作文我跟的石雷鹏老师,大作文我直接套的小谭学长考研作文模板。作文最忌讳的就是不自己动手写只单纯听课。我建议大家在拿到作文题目时,先自己进行构思和撰写再听课,更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的效率。到11、12月大家可以去有道写作网站上复制粘贴自己练习的作文进行批改。


每晚睡前我都会在公众号学习何凯文老师的每日一句,这样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且也是对自己前段时间英语学习效率的考察。同时通过答题投票也能判断一下其他考研学子的学习程度,检验自身的学习进度。


大家在前期可以在公众号上看看经济学人的文章,或者下一个China Daily app看看英文新闻培养自己的语感。我个人比较推荐经济学人双语精读公众号。

 

政治:

首先就是建议大家不要过早的开始政治的学习,尽量要在七月之后再开始,因为后期大概率会忘记前期的知识点,过早的开始也会占用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


我的政治学习是从暑期集训之后开始的,用的肖秀荣老师的书配着徐涛老师的课,徐涛老师的课我只听了马原、毛中特以及史论的课程,思修是自己看的书。到九月底1000题差不多做完之后开始跟着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进行复习,同时在刷题小程序上面二刷1000题以及包括腿姐4套、徐涛6套等其他老师出的选择题。到最后十一月底就跟着肖4肖8进行背诵,当时也有看过空卡以及大牙的带背,大家也可以选择一些靠谱的博主跟着背诵,效率和速度都会有提升。


最后大家一定要注重选择题的练习,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点。我第二年的政治成绩没有第一年成绩高主要原因就是选择题的正确率下降了。如果想获得比较高的政治分数,就要冲着选择题分数40+的目标前进。


备考时的困难

在备考过程中前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如何复习,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同学遇到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总共想出两点解决方案。首先是要在网上进行大量经验贴的搜集,包括四门科目不同平台(包括b站、知乎、小红书等),不同博主(空卡、大牙等)以及咨询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防止自己信息闭塞而影响整体复习进度,并且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找到合适自己的老师和学习方式后再进行复习。像当时英语的学习,我也是听了包括刘晓燕老师、唐迟老师、唐静老师、何凯文老师在内多个老师的课程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进行学习。

第二就是要进行个人的全年复习规划。首先要总结出每个月四个科目的整体目标,对整体的复习进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个人推荐用x-mind思维导图做计划)。在月计划完成后将任务细化,分解为周计划。最后在每天的学习结束后,要对第二天的学习任务进行罗列,并且按部就搬。做计划是一个需要花时间才能完成的事,看似麻烦,但是也是考研路上的必经路。另外,在复习时遇到时间不够或进度过慢时要及时调整,在跟上整体速度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学习节奏。


说在最后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我也积累了很多的教训,下面介绍给大家,希望正在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引以为戒,不要犯我所犯过的错误。


首先一点,这点也是讲给正在一战的学弟学妹们,不要把二战当作自己的退路或是后路。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考985二战是常态,但这样的心理会成为一战休息的借口,让自己的心态放松下来,想着今年不行还有明年。但其实二战的压力往往是一战所不能比拟的,尤其北理环艺理论只考三道题,如果前两道简答题真的没有复习到,可能直接就影响到了最终的结果。所以大家一定要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全力以赴,抱着一战成硕的心态进行复习。


第二点,也是很多同学常犯的错误——拖延症。我的重度拖延症主要影响到了我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笔记的完成,二是复试作品集的完成。第一年由于做笔记的时候拖拖拉拉,导致最后背诵的时间少之又少,考试时简答题有一问没有复习到,导致整个理论的分数很低。另外,由于今年是线下复试,我的作品集完成的很晚,最后打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最终面试的前一天了,时间被我压缩的非常紧张,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吃了拖延症的亏,合理安排好时间,全力投入备考。


最后一点,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按时复习。我在一战的时候经常是知识点只学一遍就过,导致后面从头复习的时候发现前一轮背过的知识点全部忘记了。大家一定要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将前一天或者前几天的知识(尤其是政治和理论)进行复习巩固,也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我如何从湖北工业大学二战高分上岸北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