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难平

2023-04-09 18:22 作者:滑来滑去的滑稽  | 我要投稿

刘贤和刘启下棋,刘启连输三局,心情十分的不爽。 “你的棋比我袜子还要臭。” 刘贤一脸鄙视对着刘启说道。 刘启是汉太子,周围的人都尊重自己,他一个小小的诸侯王之子有什么可豪横的? 刘贤继续说着垃圾话恶心着刘启,刘启一把手抓着棋盘迅速看砸向了刘贤,而刘贤没有任何的反应,当场血溅棋盘。 刘启看到这一场景迅速的叫来御医,听闻到宫人手忙脚乱的场景。刘恒让人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公公向前询问后,颤颤巍巍小声轻声在刘恒耳旁说道,“刘贤被刘启砸死了。”刘濞正好也听到,急忙走向御花园。 随后刘恒连忙起身连忙向御花园走去查看情况。 御花园内一个脑袋还在冒着血,刘濞一下子没有缓过来,立刻就昏倒下。刘恒随后到场看到这混帐行凶杀人,上去直接踢了刘启,而刘启也倒在地上,刘恒用脚重重踏着爬下地面的刘启的胸口。 深夜的未央宫还灯火通明。刘恒满腔的怒火看向刘启。窦氏坐在刘恒一侧。 “你这孽子,平时蛮横也罢!你现在竞敢行凶杀人!我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生了你个孽障!” 刘恒起身刚欲在踢一脚刘启一旁的窦氏连忙拉着刘恒并说到“陛下,现在就是打死那孽障也不能安抚刘濞的悲愤。” 刘恒坐回座位上,未央宫的烛光都没法照亮刘恒心里的阴霾。 天边以是鱼腹白,朝堂上,刘濞身穿丧服面对刘恒,而刘启跪在朝堂的正中央。刘恒面对刘濞时自知理亏早早在腰间系上了白带。并让身旁的公公宣读旨意“吴国太子不性被砸,因汉太子刘启不伸援助之手,见死不救,逐其打三十大板以警效由,念吴王刘濞拥护朝庭多年,追封吴国太子为皇太子,可入皇陵,朕亲自为其抚灵。” 刘濞虽然不服但他也只好接受这个条件。从这时以后刘濞大力开采铜盐,吴国的货币占了整个国家。当每次需要面圣时,刘濞常常以触景伤情为由一一拒绝了。刘恒自知有愧于刘濞所以也不敢怒斥刘濞。 公元前157年三月,孝文帝逝世,新皇刘启即位,是时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刘启在太庙殿内沉思良久,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先帝驾崩前的嘱咐。 “咳咳咳,刘启,你过来” 刘恒剧烈咳嗽后,有气无力的说道 “父皇” 刘启不敢有丝毫怠慢。 “好!好!好!我儿试穿这帝服,很气派!朕身后之事,勿要奢侈,知道吗?驾崩后,不必用金铜作装饰,只用瓦器替代,霸陵的坟墓也不要修太大,埋点瘗钱陶俑就成。全国也不用守孝三年了,三天就行了,一切....从简吧。” 刘恒很平静对着刘启说道。 “是,儿谨遵父皇旨意!父皇还有什么嘱咐,儿都听着” 刘启没有丝毫的犹豫。 “眼下为父要走了,咳..咳,可还有几桩心事放不下。” 刘恒看着刘启,一时间似乎又欲言又止。 “第一,你当年下棋时冲动,拿棋盘砸死了吴国太子刘贤,现在吴国富饶,只怕吴王刘濞还记恨着咱们啊!你且说要如何办?” 刘恒一脸愁容的看向刘启。 “儿有意以削藩之策,徐徐图之” 刘启立刻回答。 “嗐!说倒容易,刘濞啊,那是跟过高祖,真刀真枪打过英布的,万一真要打仗你怎么为?” 刘恒一脸苦笑看向刘启。刘启一时沉思,随即等着父亲的良策,父亲苦笑并轻轻拍了拍你的肩膀。 “刘启啊,记住了!当年为父把你弟刘武封到粱国去,早做好打算了,你们兄弟一母同胞,只要同心协力,哪怕吴国拉上其他诸侯,他也打不进关中!” 刘恒语重心长地告训刘启。 “父皇远见卓识,儿臣自愧不如....” 刘启在次被他父亲的智慧所折服。 “这第二桩心事,就是朝中谁人可用的问题了...咳咳咳。” 刘恒带有担忧的语气问刘启。 “儿以为晁错有大才。父亲早早让晁错大夫担任太子家令,想来对他多有看重,儿也认为他是有才学,大智慧的人。” 刘启立答道。 “晁错这人可以,他是忧国忘家,真心为朝廷的人。但打仗,他不一定行。” 刘恒先是同意在否决了这一看法。 “那父亲以为,谁人堪用?” 刘启疑惑的问道。 “你且记住,周亚夫这人啊,可以大用!我这代王,虽然是他父亲周勃扶成皇帝,又闹过一些不愉快。但关中的功臣勋贵里头,还真找不到比周亚夫更有本事的子弟。高祖有言‘安天下者,必周勃也’。我看呐,日后安诸侯者,必周亚夫也!” 刘恒再次语重心长的说道。 “是!儿臣知道了!” 刘启立刻回答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朕为你名字取这个‘启’字,就是此意啊,为江山社稷,毋忘朕言,慎之,慎之!” 刘恒用最后的力气说完,然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回过神来的刘启刚起身走太庙,身边的宫女半蹲头朝下道“窦太后,今天让奴婢转告陛下今天她在宫中举行家宴为粱王接风洗尘,希望陛下能赶到。” “朕知道了,你下来去吧。”刘启平平静静的说道。 随后刘启命人准备马车,命人往宫门外等待粱王刘勇。刘勇离刘启不足一百米,刘启下马车亲自下车迎接。刘勇见状也下了马车,刘启顺势推着刘勇上了自己的车上,随后亲自驱车使入宫内。 刘勇和刘启站在未央宫的城防上,两个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儿时,久久不语。过了许久,刘启一声叹息被刘勇听到。 “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不知臣弟能否帮得到忙。”刘勇关心的问道。“朕欲削藩,但又怕连累兄弟你,毕竟我年少轻狂杀了吴王太子,如果是诸侯王起兵我俩兄弟落到了吴王刘濞手里,一定没有好果子吃的。是朕连累兄弟你了!”刘启惭愧的说道。“刘贤,那垃圾玩意,如果不是陛下杀了他,我也早就用剑挑了那个狗玩意,那玩意早该死了,整天说垃圾话恶心人!”刘勇气冲冲的骂道。 “只要咱们兄弟齐心,刘濞那老小子就翻不了天!”刘勇说道 “好,好,好,为兄感谢你啊!”刘启连忙谢道。 随后他二人共同赶复宴会。宴会上窦太后,听到刘勇的声音。连忙喊刘勇走向前。酒过三巡,窦太后直接说“你没有立太子,就立粱王为太子吧!”刘启以为老太太开玩笑随口回复“也不是不可能。”窦太后立刻说“天子一诺千金,我让你立盟誓!窦英!去拿高祖的鎏金银蟠龙纹铜壶,你在它面前盟誓!”周围的人都吓傻了,窦英和刘勇吓到酒醒了七分。窦英随后跪倒在地,随后说道“高祖在立国后与天地立下盟誓,长子接大统此后这便成了祖训,陛下刚刚酒后胡言,应自罚一杯。”刘启尴尬笑了笑,一杯苦酒浇在心里。宴会结束后刘启一夜未眠。便上朝,晁错上书提意削藩。刘启看过晁错的《削藩策》后便说道“晁大夫,的《削藩策》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陛下,各地藩王都是随高祖开国立业的功勋,也同是皇家血脉,没理由要紧紧相逼。”左大夫说道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而不是各地藩王的天下,吴王刘濞不上供陛下也不进宫面见陛下,就连先皇孝文帝的丧礼也不参加,目无君臣!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回答道。随后进行削藩,一晚上,晁老太爷找到了晁错,并痛心疾首说道“儿啊,这是刘氏的家事,弄不好可是要灭族的!赶紧回头吧!不要管了!” “爹,自古忠孝两难全,先皇陛下和当今陛下对我有知遇知恩,不能有负圣恩!”晁错坚定的回答道。 晁老太爷听到后落魄走到桥边便跳进了河里。 削到吴王刘濞,刘启令人把葬在皇陵的刘贤挖出来“请”回吴国。吴王刘濞知道这事后大骂道“刘启小儿!你杀我儿和不让我儿安宁,我刘濞不报此仇妄为人!”几日过后刘濞安葬好了他的儿子,汉使来宣旨“吴王刘濞,目无天子,不遵朝庭,收回封地,贬为庶人!” “谁削本王的地!本王削谁的脑袋!告诉刘启小儿,本王反了!”刘濞说罢拔剑刺向那汉使,那汉使立刻血溅当场。 刘濞随后起草檄书“吾皇听信奸邪之人晁错,让陛下坑害自家兄弟,死我等勤军长安,杀那奸邪之人,让陛下不加害于同宗亲信。” 随后六国和刘濞共举“义事”。清君策,杀晁错。消息很快传到未央宫里,诸多大臣上书让刘启杀了晁错。刘启十分的痛苦,杀了有负于教育之恩的老师,不杀又不能张显吴王刘濞等人的狼子野心。一时间刘启明白了吴王为什么会造反,还不是一而再而三的触碰到吴王最根本的逆鳞。刘启最后顶不住臣子的上书,下旨腰斩晁错。之后天下皆知吴王等人的狼子野心。在舆论的压力和粱王与周亚夫的配合下,七国之乱只历经了三个月,而吴王刘濞,也带着意难平与怨恨下长眠下去 参考文献 《史记》司马迁,孝文帝纪 孝景帝纪 《汉书》 班固 文帝纪 景帝纪 《资质通鉴》司马光 《削藩策》东汉 晁错

意难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