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新中国;一曲《东方红》出去了新航天
杂谈 | 茉莉花
2020-03-16
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新中国;
一曲《东方红》,出去了新航天;
而实际上,还有一曲《茉莉花》,唱出了中国人。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两国军乐队各奏三首乐曲,中国军乐队 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团入场时,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由军乐团奏响;美国发射一颗向外太空飞行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地球礼物送给外空生命,中国入选的乐曲就是这首《茉莉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在歌剧《图兰朵》中引用了茉莉花的曲调。
当然,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曲子,之所以那么有名,主要还是和《图兰朵》的关系,但是不管事哪一个曲子,都有一个我想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这三首歌那么火,特别是《茉莉花》,国人对于她的期盼太高太高了!
为什么茉莉花那么有名?
或许是宣传的原因,或许是其他原因,但是自身依旧还是很有能力的。
不管是曲调还是什么,这首歌都很琅琅上口,现在就有很多的音乐都受了这首歌的影响,有人因为好;有人因为是家乡;而有人因为那是中国。
明朝的时候,这首小调就有了,可以说是影响了很多人,但是仅仅只是影响罢了,毕竟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但是为什么是这个茉莉花,主要就是因为影响力比较大,而除了刚过我说的那些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但是影响都不如我刚过说的那些大,比如国宴的时候等等,《茉莉花》都是有的,但是今天还想说说另外一个!
野史开始(当年法国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时,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自终,没有音乐,没有掌声,没有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诺大的中国,竟然连首国歌都没有的时候。
在一片嘲笑声中,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挺直腰板走到黄龙旗下,他目光如炬,神态毅然,不卑不亢。
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这位老人就是历史书里,丧权辱国的罪人李鸿章。
就像是我刚说过的一样,这是野史,实际上当时中国有临时国歌,是李鸿章改编的,庐剧改编的,虽然后来也有确定国歌,但是因为辛亥革命,一切都香消云散了。
但是通过这个野史的故事可以明白,在国外,很多人对于《茉莉花》是多么的尊重,放在了一个特别的高度上面,迟迟没有拉下马过,这就是魅力。
野史虽假,但是可见对于人们的影响,因为这是希望所带来的结果!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