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无线测温系统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钢铁行业是高耗能行业,大型钢铁企业能源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30%左右,其中电能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10%左右。目前国家正在对落后产能的企业进行调整,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企业势必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因此对于钢铁产业,降低能耗标准,高效用电是使之生存的重中之重。

由于钢厂温度十分高,所有车间基本是湿热环境,常常会造成电气装置老化,其中氧化问题十分严重,容易出现连电与装置烧毁等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及时进行检修,加强防护措施,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而灰尘流动性相对比较强,难以进行有效防护。另外,部分导电物质会造成带电装置绝缘距离有效缩短,为设备稳定运行埋下隐患,若是导电灰尘在积累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故障。
钢厂内部电气部件点分布范围大,而且现场与电控制室间距离十分远,且在发生故障过后,若是处理时间相对比较长,就会导致单位工作出现中断,严重影响生产节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尤其是公用部分十分明显。

利用RFID无线测温系统可根据钢厂复杂的配电网提供不同的无线测温方案,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本身温度。无线通讯通常和接收终端、通信串口、电子计算机等配套使用,无线测温传感器通过RFID技术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无线测温集中采集主机,再通过不同的通讯通道将数据上传到无线测温系统。适用于各类户外、高温、潮湿、粉尘、高压、不便布线或现场无法提供电源等的多种特殊测控场合。该系统解决了现场安装布线成本,克服安装复杂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电气设备本身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控。
RIF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为此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对应地被分为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完整的RFID系统由读写器(Reader)、电子标签(Tag)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在传统RFID芯片上嵌入高精度超低功耗(1微瓦)温度传感器芯片,并内置512比特可擦写非易失性数据储存单元,供存储用户信息等数据。射频芯片通讯接口支持EPC Global C1G2 v1.2通信接口协议,用户读取芯片时除了能获得普通ID号之外,同时可获取即时温度信息。测量范围可达-40至+125摄氏度,常温单点校准后误差为1度,并且在35至42摄氏度之间时误差可小于0.1度,芯片拥有良好的一致性。

无源无线测温
测温范围宽,精度高
实时实效,稳定可靠
可耐受超过220℃的高温环境
抗金属设计,可满足金属表面测温
满足广泛的工业领域应用
安装调试方便
运维成本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