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务员面试热点】盲目放生即“杀生”

2022-08-23 17:01 作者:公考余思君  | 我要投稿

       近年来,一些人打着“祈福积德”的旗号,在市场上购买大量的各种活物进行放生。但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放生的鱼类鸟类大量死亡、蛇龟咬伤人类及其他动物。在一些地区,盲目放生的问题愈演愈烈。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要点】

一、表明观点

        放生契合了人们行善积德、消灾祈福的心理,通过放生获得内心平安的心理暗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是将放生与现代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放生被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含义,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放生的行为本身更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否则盲目放生就会变成“杀生”

二、盲目放生的危害

   盲目放生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屡见报端,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1.影响自然生态平衡,危害当地生态系统。有的放生一些外来物种,因缺乏天敌大肆繁殖,挤压本地物种生存空间;有的放生方法不当造成放生动物大量死亡,腐烂发臭污染环境。

    

2.引发伤人事故带来疾病,违背放生初衷。在公园等地放生的一些野生动物如蛇鼠咬伤群众,并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与放生者积德行善的初衷相违背。

    

3.形成灰色产业链。在一些放生点附近,有人长期蹲守,捕捉放生动物循环使用;甚至为了满足放生者需求出现非法盗猎野生动物的行为,最终伤害的动物,损害的是群众利益。

三、分析问题的原因

    

       没有人愿意看到盲目放生带来的严重后果,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部分放生者缺少科学放生的意识,没有生物学常识,无法认识到随意放生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监管难。对随意放生行为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不明确,即使随意放生造成严重后果,往往难以进行实质性处罚。

四、提出解决对策

   

        放生行为本无错,它寄托的是人们对社会的善念。要真正让这种善念不被污染,能够得到传承,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对放生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范围给予明确界定,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并明确相应责任主体、监管主体,对随意放生行为形成干预和惩戒机制。

    

2.加强科学知识宣传,提升科学放生意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科普教育,宣传放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生物科学知识,力争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放生、保护环境的共同认识,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科学化的放生模式。

  

  3.拒绝盲目放生从我做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主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做到不盲目放生,同时遇到此类行为也要积极劝阻。



【公务员面试热点】盲目放生即“杀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