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三)
汝(三) 前言 以下两千来字,文笔不佳。 这是一个特别的一反常态的与前文的形态有着变化的章节,是的,接下来的两个故事,主角都是男孩子。 Ⅶ.小安 “我没有在反串。” 阿萱第一次见到小安时,他很腼腆,甚至是有些局促的,但是当他开口唱歌时,周身的气场都好似有些许的改变,是那样晶莹剔透纯粹美妙的声音,在阿萱看来,如果人们不曾听过天使的声音,那么,凭着人类的想象,就应该是小安的声音,但就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天神馈赠的声音,却也曾经给小安带来了许多困扰或者说是伤害。 因为不像很多男生那样在变声期后是较沉的声线,小安变声期后变声不明显,又算是偏细嗓的,所以在大多数人听来像是临界于童声与女声之间的声音,但其实就是十分明显的少年音,意气风发又细腻如丝。只是许多人都不习惯这样的声音,因此用他们狭窄的认知去粗暴地机械地对待小安——“好奇怪哦”“一个男生怎么声音那么像女生”“怪物!”“在反串吧”……在他们看来,一个男生有着这样的声音是不正常的,就算这样的声音是好听且稀少的,因为他和他们不一样,这不一样就是原罪,他们就是这样粗暴,他们抱团似地寻求可怜的认同感,就算会伤害到小安,就算小安什么也没做,就算小安将技巧与歌曲的情感融合到极致。 (是的,结束了,大概就这样,想说的基本都说了,再写下去笔者控制不了情绪,再说。) Ⅷ.阿十 阿十是阿萱的同学,在阿萱对阿十仅有的一年记忆中,阿十一直都是比较温吞的性子,他不张扬,但上课积极,老师爱提问他,文章上等,字也写得极好,尤其是在班级中男生瘫软如蚁的字体中,阿十工整规范的行楷更是突出。 阿萱的性子暴躁直接,但记忆中两人貌似相处得还不错。阿萱不明白,像阿十这样温和的性格又打扰到谁了呢? 阿十是复读生,但是又有什么关系? 阿萱不明白为什么数学老师要反复地提起且在课上多次地称阿十作“老鸭子”,在老师的“纵容”带头下,班里许多和阿十玩得还不错的男生女生都会常常以开玩笑的形式叫他“老鸭子”,而且经常是围绕式的“聊天”,阿十也不反抗,阿萱不懂他到底是不敢还是真的无所谓,因为他的沉默,这样的软暴力,光阿萱在场的便有四五次了。直到有一次阿萱实在是忍不住了(可以当做是阿萱的正义感作祟吧),阿萱直接打断了他们的“玩笑”,——“你们这样欺负他,很好笑吗?不觉得不尊重人吗?”阿萱永远记得他们的眼神,诧异不解,其中有一些女生是平时和阿萱玩得蛮好的,所以,相对于他们的不解,阿萱的眼神似乎更能让他们心虚。阿萱不明白明明大家都讨厌数学老师,看不惯他,可为什么又要学他欺负人呢?难道阿十做错了什么?凭什么?就因为阿十不像其他人那样顽劣不懂得尊重人,就应该被当成一个话题吗? 阿萱唯一庆幸的就是她的这一次“强出头”,他们没有再开过这个玩笑了。 文| 2023.08.07 笔者的话: 温馨提醒,可能比正文长。 距离7月6号有了这个想法到把它写下来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其实还蛮犹豫的,就一直在想在这个主题下加两个男生进来合不合适,毕竟,我在一二的开篇就写了——“汝,女溺也。”,在这之前,我本来的计划是(一二)六个故事直接就结束了,也没想过当成一个系列来写,因为我在上篇就已经结尾了。《汝》我最最开始的本意是记录一些女性的处境,是23年2月份中我参加了我姑母的葬礼后花了一个晚上写的,有一部分是在葬礼上直接写下来的,或者是因为情绪的堆积和宣泄吧,写的也还算顺利,但是在5月份的时候,我的稿子被反复地退稿,就求告无门(想死),还是那句话,我是一个女生,我做不到看着这些事情无动于衷,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怎么做的,我管不着也管不了,我只能做些我做得到的,其实我一直都不认为我很偏激,至少在关于女性处境这件事情上,我是无比冷静的,但我身边的人或者看过我的一些文字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点担心或者说是怀疑我有点厌男,的确,很难不,但我觉得我还好,我的靶子自始至终对准的都是男凝,如果我真的是他们所认为的那样的话,就不会有这篇文章啦。 “我才发现,男凝,不仅伤害着女生,也同样伤害着部分男生,因为一些不一样,因为正常,被当做“异类”。”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的真实感受,我最难过的一点是,有些男凝的受害者反过来却成了加害者的帮凶,不算责备吧,我只是有点无奈。 说回小安和阿十,他们的原型都是我认识的,而且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是很好的人,虽然不知道在他们看来我是个怎样的人hhhhhh所以当时想到要写这个的时候脑子里马上就决定好了,但是为什么选这两方面呢——小安的声音以及阿十的性格,其实关于小安我还有蛮多地方想写的,但是吧我有点害怕写不好毕竟能力有限,怎么说呢,小安的原型算是我比较珍视的人吧,所以也就比较小心翼翼,咱就是说虽然很短但是每一个词儿我都是斟酌再三的,小安太好了,所以我不理解为什么声音会成为攻击一个男生的理由,所以选了这个,再者,小安和阿十所遭受的事情最开始都是在青春期,我想了很久,才得出一个我比较能说服自己的结论,就是不一样,不论是生理上的还是性格/心理上的,在青春期成长的过程中,本来就是一个抱团的互相认同,和别人不一样好像理所应当就应该被排斥,但从来如此就对吗?并且,他们的“不一样”,又有哪里和别人不一样呢?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不是吗?我之所以说男凝是因为在社会的规训下(不知道能不能说)每个人都应该按照刻板的要求去存在,比如,女生要温柔细心,要贤良淑德,要会顺从不能反抗,说话不能大声,不能……又比如男生要胆大,要强悍,要永远理性,要张扬……当然,我选择的这些词汇我觉得是比较正面且温和的,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十分负面的,甚至是会伤害到其他人的行为(其实叭叭到这里,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也已经超过正文了,卒)就是想说,我们关注女性问题或者说女权问题,从来都不是说要挑起男女对立,我们只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又或者说是最起码做点我们能做的吧,沉默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而且会加剧这种现象,So,言尽于此。 (叭叭半天也没讲明白,表达能力差是酱紫的啦,卒。) 最后叨叨阿萱吧,阿萱是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不代表任何人,算是多个人的综合体,和鲁迅先生的“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先生对不起碰瓷您了,跪),我觉得需要有这样一个人来说出一些话吧,这个人物也算是比较复杂(对我而言算是比较难驾驭的一个人物),阿萱的人物设定我大概总结一下就是——“但就算这尘世再寒凉再冷漠/你心头那捧血也依然要温热/在残破人间拼凑一个完整的魂魄……世界是寡言的矛盾的无解的/而你心诚血热始终是善良的/在昏暗人间照亮无数陌生的过客”(在此感谢无所谓~膜拜) 好啦,就到这,谢谢你看到这里。 | 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