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僚机的战术作用 — 「Matrix Audio 矩声」mini-i 4 & mini-i Pro 4强叔简评

一周之前,我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今年上半年的「Matrix Audio 矩声」保持了一个非常强节奏的发展态势。原本台式系统品牌的新品迭代就相对于便携要缓慢很多,但是「Matrix Audio 矩声」在短短六个月就发布了三款完全不同类型的新品,这在品牌十几年的历史中是非常罕见的。也是让很多圈内朋友都颇感意外的。
但「Matrix Audio 矩声」就是喜欢一次又一次的把意外惊喜带给用户。正在大家为「Matrix Audio 矩声」今年上半年的出新速度感到惊奇的时候,这不,又两款新品发布了。这次更新的是他们旗下另外一个保持多年畅销的产品系列:mini-i 系列。

在此强叔还是先简单为大家梳理一下「Matrix Audio 矩声」旗下 mini 系列产品的发展历程。该系列的第一代产品是2009年面世的 mini-i DAC。第二代产品则是2013年发布的 New mini-i/mini-i Pro,也正是由这代产品开始,「Matrix Audio 矩声」采取的都是标准版+强化 Pro 版本的策略。
第三代产品 mini-i Pro 2/mini-i Pro 2S 发布于2016年。2020年的时候,第四代产品 mini-i 3/mini-i Pro 3 则于2020年进行的更新。从这个规律来看,该系列产品的更新周期基本就是3-4年之间。在最近刚刚最新发布的就是第五代的产品,命名依然延续之前的命名规则,名为 mini-i 4/mini-i Pro 4。
在进行该系列产品回顾的时候,我在不断翻看历史资料的同时,也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当年遇到它们的那些场景和时刻。
从最初的双 AD1955 芯片和黑底红字液晶显示屏,到后来逐渐变成黑底白字的 OLED 显示屏。从第三代产品使用 ESS 家的 ES9016S/ES9026Pro 芯片,到第四代产品开始出现了3.3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和引入了流媒体播放功能。在这一个系列产品的迭代上,我们看到了「Matrix Audio 矩声」在亲民靠近使用者的角度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良苦用心。
而 mini-i 系列也是「Matrix Audio 矩声」在当下核心在产的产品系列之中,历史最悠久资历最老的一个产品系列。换句话说,它是「Matrix Audio 矩声」发展历程中真正的常青树系列产品。
但是这次历经了三年时间周期的迭代,跟以往又有些不同历史时期上带来的细微变化。在近三年来,「Matrix Audio 矩声」无论从产品形态上还是从知名度方面都已经同三年前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强劲势头。
element 元素系列的巨大成功,全球将近40个国家超过100家代理经销商的群策群力。包括流媒体音乐世界范围内巨大且急速的发展及被用户所接受这样的历史潮流,都让这次「Matrix Audio 矩声」mini-i 系列的升级显得意义更为重大。
接下来,强叔为大家带来最新一代 mini-i 系列产品 mini-i 4 和 mini-i Pro 4 的开箱简评。

我开箱过多少「Matrix Audio 矩声」的机器?我自己可能一时都记不清楚了。而熟悉其产品包装的朋友也一定会对于其牛皮纸壳外盒的方形开窗露出产品标签设并不感到陌生。该产品同样延续了这种「Matrix Audio 矩声」的包装设计标签。

同以往产品包装略有变化的是这次的 mini-i 4/mini-i Pro 4 外包装一次预留出了方便撕下的一次性封条,方便且有趣。



内部的真正产品包装盒也是同以往有了一些变化。首先是不再为黑色底色,而改成了纯白底色。三面不同的侧边分别印有产品系列名称,品牌标识及 Into The Music 的 slogan。

包装盒的正面设计看起来更像是一台来自美国的水果为 LOGO 的品牌设计。右侧上角为品牌标识,中间则为产品渲染图。而且当你用手去触摸这一部分渲染图的时候,触感也非常接近我说道的这个水果 LOGO 品牌。高级简约而且的确更具备国际范儿。

打开盒盖,最上层说明书,保修卡及「Matrix Audio 矩声」赠送的固定期限 Roon 免费试用账户信息。

黑色保护泡沫中间镶嵌机器本体,上下左右均有留空,长途运输可保证不受外力损坏。

取出机器,单从外观上,可以通过前置面板上有无两个耳机输出孔进行辨别。带有耳机输出孔的为 Pro 版本。不带的则为普通版本。

看一下正面视角图,上为 Pro 版本下为普通版本。还记得我前面发的 mini-i 的发展图示么?我在这还想说一句的是,从十几年前的第一代产品开始,一直到今天的第五代产品。
单从外观正面来看依然有着非常明显的一脉相承设计语言。比如方形面板与跑道形深色玻璃相结合的前面板设计,只是方形面板的大小与跑道形玻璃的距离略有区别。


看机身的侧边,与银色边框交相辉映的深色斜纹设计处理。即使单纯看侧面也能轻易同「Matrix Audio 矩声」其他产品系列区分开来。
机身顶部右下角的 MA 图形标识实际为乳白色呼吸灯,开机后会点亮。光感柔和,主打一个气质高雅。


来看一下两款产品的背部区域。同样上为 Pro 版本下为普通版本。除了产品型号标明的区别之外,单纯从功能区域设置来看,两款产品没有任何区别。这也充分说明了身为平行发布的两款产品,在产品内核基础上面的一致性程度。

左侧区域:通用电源插口及网络接口,Type-C 接口可接外置存储设施。USB-A 接口、HDMI ARC 接口、光纤及同轴接口。

右侧区域:RCA 模拟输入接口、RCA 模拟输出接口以及 XLR 平衡输出接口。

面板上方左下角的圆形按键为 POWER 键,双开机同屏,出现「Matrix Audio 矩声」LOGO。

开机 Loading 结束之后,两台机器屏幕显示页面如下。

当我按照「Matrix Audio 矩声」前置面板触控屏幕以往的操作方式向左侧轻划的时候,我发现在页面设置上二者并不相同,Pro 版本为上下四栏显示的人普通版为横向三栏显示。但是都还是非常清晰的操作逻辑一眼即懂。


先将机器设置为中文菜单状态。


在进行网络设置的时候,你会发现 mini-i 4 并没有无线模块,只能通过网线连接。而 mini-i Pro 4 则是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网络。通过连接上网络之后显示在屏幕上的无线信号图标和有线网络连接图标也可以区分出来。其实这也是「Matrix Audio 矩声」根据海外不同地区的需求反馈做出的产品功能取舍和尝试。
前置面板由原本的3.3英寸升级到了3.46英寸,全贴合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中间区域两侧的部分还有个隐藏的小彩蛋。mini-i 4 的左右两侧如果在运行状态下用手触碰则会显现出来上下箭头。左侧上下箭头用来控制信号通道选择,右侧的上下箭头则是可以调整音量大小。

而 mini-i Pro 4 的前置面板左侧有耳机输出孔设置,但是有部分依然有隐藏式的上下箭头可用以触控调整音量大小。
由于刚刚发布,我只是短暂使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接下来我就简单说说在我个人使用这两款产品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日常大部分工作室内的 BGM 都是采用前级控制有源音箱来实现。这次我将这两款产品进行相同音源做了连接有源音箱的对比。音箱为 HEDD 家的 Type 20 MK2。

Pro 版本的 Wi-Fi 模块虽然并不像 element 系列那样在外部即可看到,但是稳定性还是非常好的。而标准版的有线连接方式其实我个人很习惯的,第一稳定性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在远离无线路由器的场景之下,另外就是尽可能降低信号干扰。
我在测试两款产品的时候均为「Matrix Audio 矩声」自家的 MA Remote App,USB 外界硬盘音乐内容。

两款产品均采用 ESS 公司最新的 ES9039Q2M 芯片,搭配精心调校的音频电路,优质的音频组件和优化的电路布局,使其达到极高的信噪比和极低的失真。
稳定的数字解码能力带来的是具备力量感的声底,多种不同类型音乐在其梳理之下流淌出来的是流畅细腻又规整的声音。而在 mini-i Pro 4 上,搭载了 6.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2种耳机输出接口,这样足矣为大部分耳机产品提供了驱动。



四款不同年代类型的平板振膜耳机,均搭配与 mini-i Pro 4 进行使用,平衡端也好单端也好,其驱动能力都表现的可圈可点。这里面其实有些耳机是比较挑剔前端的,但是「Matrix Audio 矩声」一直以来对于平板振膜耳机非常友好的适配度在 mini-i Pro 4 上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延续。
控制力中规中矩,但是有着不错的细腻度。在收听流行乐或者偏重人声特质的音乐类型中,情绪输出还是相当到位的。我觉得在 mini-i 这个产品系列中,一直以来都尽可能取得耳机放大部分的一个平衡听感。在可能得情况下提供足够均衡的声音表现。



我同时也使用了几款特征不同的耳塞使用 mini-i Pro 4 进行驱动。虽然这几款耳塞和线的本身价格其实都远高于 mini-i Pro 4 产品本身,但是也并没有说是在前端上会让人感受出听感不匹配。
反而在某些细节上相比一些比其价格高的便携设备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很多普通用户桌面设备的搭建中,mini-i Pro 4 的人机交互加上头戴耳塞全面的驱动能力还有体积重量等等方面,优势骤然突显。
对于更多更大范围的普通用户而言,mini-i 4 系列更为使用的其实还是「Matrix Audio 矩声」优化了的强大且稳定的 DLNA 播放性能。在此我也特意针对这一点做了专门的测试。

首先我选择非常有代表性的具备 DLNA 功能的艾利和播放器,直接推送到 mini-i 4 Pro 机器端。该种状态下机器显示屏幕中专辑封面并不现实,在专辑封面位置左下角显示 DLNA 标识。



当使用 iPhone 手机中的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及 Apple Music 进行播放推送到 mini-i 4 Pro 之上,均可以完美显示播放专辑封面且左下角现实均为 AirPlay 标识。而经过将近两天的不断测试之中,连接的稳定性是非常出色的。
我在前面就提到过,如果说近几年使得「Matrix Audio 矩声」在行业内名声大噪的 element 元素系列是冲在「Matrix Audio 矩声」最前沿的超级武器的话,那么作为「Matrix Audio 矩声」历史最为悠久,价格最为亲民的 mini-i 系列产品中的最新一代新品,正恰如相伴在 element 两侧的两架僚机。为其保驾护航,战术上形成绝对可靠稳定的辅助三角。
以高阶的 element 元素系列作为主力武器,建立市场美誉。在相对低阶玩家需要体会「Matrix Audio 矩声」出色的人机交互及流媒体播出功能,在 mini-i 4 系列上同样能够几乎完美复刻版体验。
如此僚机保驾护航,这差不多是「Matrix Audio 矩声」最为完美的战术体现。当身为国产台式系统尤其是专注于音源解码的知名品牌,如何对于相对较为新手级玩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维系,「Matrix Audio 矩声」在新一代的 mini-i 4 系列产品上,我觉得,已经给出了较为完美的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