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安徽省检察机关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面试真题预测: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当前,多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于基层干部而言,面对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基层治理要做好。对此,你怎么看?
【示范答题】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形势,要想做好新时代基层工作,就要求我们充分把握好治理中的“力度”和“温度”,也就是既做到严守法治底线,也要做到秉持服务初心。
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加强基层治理有诸多现实意义:其一,有助于推进问题解决。通过基层治理,结合当地实际,更好地解决当地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社会治安、贫困防治等,使当地社会更加稳定和发展。其二,有助于提升经济水平。基层治理可以促进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协作,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但从实际工作角度而言,基层治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其一,人才流失严重。基层社会治理的负担过重,外加职能重叠、晋升受阻等相关因素,基层运转不灵活。同时,个别基层干部也常常在工作中存在惰性,在思想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综合因素导致基层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日益严重。 其二,治理手段单一。在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社会治理之时充分性不够,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精准度较差,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没有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仍然存在着“基层智慧治理及利用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的问题。治理手段的“力度”决定了惠民政策是否能够在基层有效落地,治理中彰显“温度”是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依托,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推动效力的显现。
因此基层干部真正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基层服务,非常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发力: 其一,用好政策。对基层人才及时进行奖励,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留住人才并从外界吸引人才,用知识增强治理“力度”,用情怀提升治理“温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聚焦“三支一扶”、选调生、高素质农民等基层治理人才。其二,用好科技。加大现代智慧化向基层延伸的力度,做到基层 治理网格与城市治理网格“两网”有机融合;将一网通办、一网通管、跨省通办等与基层政务小程序相结合,用科技手段提高治理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其三,用好宣传。利用好社区微信群以及宣传栏等方式,因地制宜宣传当地政策以及相关条例,通过网格员的精细化服务与宣传,让“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用“小切口”解决“大治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基层治理创新,关键要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有方向”治理才能“有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唯有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过程中下足功夫,了解和把握群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以“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新、做得实”的新视角解决老问题以及应对新问题新形势,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