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鼠同种异体骨肉瘤骨内原位移植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2022-07-28 16:54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大鼠同种异体骨肉瘤骨内原位移植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幼年期(<6周龄)大鼠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做大鼠骨肉瘤细胞株(UMR106或 ROCL-Am831)同种异体骨内原位移植,肿瘤细胞在缺乏有效免疫监视的条件下发生逃逸生长,也可以获得很高的成功率。

【模型特点】瘤细胞植入骨内后3周,骺端出现膨大,瘤区皮下可见丰富的迂曲小血管;切面可见骨皮质破坏断裂,肿瘤侵及软组织,腔内外的肿瘤呈鱼肉状;移植后4周,骺端球形膨大,肿块直径可达2~3cm大小,质中或稍硬,骨皮质破坏更明显;肺门及边缘有少量转移灶,大小不等(直径0.1~0.3cm);移植后6周,肿瘤呈巨球形,质稍硬;切面骺端骨皮质已消失,仅见骨干残端;双肺见大量转移瘤,大小不等,部分瘤灶融合,灰白色;动物饮食减少,明显消瘦,精神委靡,有恶病质产生;移植后7周,右下肢肿瘤直径可达 3~5cm,双肺广泛转移灶,瘤灶融合,正常肺组织结构基本消失。模型鼠自然生存期约7周左右。光镜下瘤细胞弥漫性生长,细胞体积大,大小不一,深染,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浆比例大,核仁清晰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多,细胞间质少,呈肉瘤特性;肺部转移灶瘤细胞与髓腔肿瘤形态结构一致,也可见肿瘤内部有大片坏死,骨基质钙盐沉积及肿瘤侵犯关节软骨现象。2~7周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模型鼠均高于正常鼠。

【造模方法】将由液氮保存的大鼠骨肉瘤细胞系 UMR 106 取出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增殖,得到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备用。造模取30~40天龄 Wistar 大鼠,雌雄各半,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肌内注射麻醉(0.1g/kg),碘酒酒精消毒下肢。在胫骨上部干骺端内侧或股骨下端外侧作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暴露骨面后,用直径1mm克氏针轻柔钻入骨髓腔(有明显落空感),然后用12号输血针头沿此孔斜钻入髓腔,挖取其中骨髓和松质骨,形成一倾斜通道。用无血清 RPNM-1640培养液将备用骨肉瘤细胞稀释成 5×10°/ml,每个骨髓腔内注射 0.2ml,骨蜡封口,依次缝合肌膜、皮肤,消毒切口后包扎,送回笼中饲养观察,4周即可造模成功。

【应用范围】与裸鼠荷人成骨肉瘤骨髓腔原位移植模型应用范围相同。

【注意事项】动物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越不健全,在理论上造模成功率就越高,但动物年龄太小(<2周龄),不能耐受手术损伤,移植后死亡率较高。

【模型评价】本模型的成功率较裸鼠荷瘤模型略低(80%~90%),但由于其实验周期短,动物成本低,便于管理饲养而被广泛应用。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


大鼠同种异体骨肉瘤骨内原位移植模型【疾病动物模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