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躲在“审丑”背后叛逆的成年人

2020-12-08 16:02 作者:番薯地语文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审丑”一词,随着武林宗师马保国的网络狂欢铺天盖地的在网上传播。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网络大清查,一群土味视频制作者,一群为我们贫乏生活带来无限快乐和聊天话题,流行话语同样也被定义为“与主流审美不同”,变成了被排查的对象。对于此,年轻人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愤慨,带着一种让“主流”吃惊的事与愿违,他们硬是用自己行为将一个个“马保国”推上了他们的圣坛:根据B站的统计,在视频封锁前夜,土味视频的离线下载率上升了530%。

 

在我看来,所谓的审丑其实是一个悖论。土味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徘徊在主流话语之外的亚文化。所谓的“审丑”和“土味”,是反抗主流审美的产物,是我们无法从正规途径获得的一种释放。“丑”就像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样,充斥在还未发育完全的精神世界里。新生的话语力量渴望从主流秩序跳出来,为自己挑选一个合格的叛逆代表人。

 

当代饱受“内卷”折磨,通过网络熟知每个成功人士过往,了解每一种奢侈生活,但只能用一碗方便面温暖自己熬夜加班之后疲惫的“打工人们”。便是如此,迫切的需要为自己压抑人生找到一个认同。

 

于是,在每个人都拥有15分钟曝光机会的今天,一些人抓住了机会。他们当中有些人是生活所迫,有些人是玩命弄潮,有些人是凑巧搭上了这趟列车。他们无意间迎合了“反偶像”、“反英雄”的思潮,但他们并不是推动潮流的人,更像是时代洪流下的工具人。 在工具人的带领下,他们联手解构约定俗成的真善美,打造一片封闭的精神孤岛。 大众品味着土味视频,若有所思的制造、参与这场狂欢,乐此不疲。


更重要的是,电影,电视,众多由资本掌握审美方向媒介,依旧由俊男美女演绎着一场场过程波折,但结局幸福的证据。这让被生活和渺茫希望折磨的欲生欲死的当代年轻人,与资本打造出的精致之间隔着无形的壁垒。

 于是,资本捧出来精致偶像蔡徐坤,反主流青年们则打造了属于自己阶层的土味偶像。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反抗意味着话语权的争夺。一代代人都想颠覆那些企图那些背叛自己,勾勒让自己奋不顾身的美梦,却只能换回无力绝望的主流。就像1960年代的西方年轻人,反抗主流的方式是抛掉书本上街去,去街上对峙,吸毒摇滚当嬉皮士。 

但如今,现实中的“街垒”已不复存在,被互联网取而代之。年轻人只能在这片赛博街垒上重新完成自我认同,完成群体的归属,只不过他们难以摆脱娱乐至死的窠臼。

 如今的青年们更难以找到明晰的诉求,敌人是一个幻影,是一个他们侧身于污泥之间,虽心有不甘却又畏首畏尾,无能为力的存在。反抗也只剩虚无的狂欢。 

但这样的狂欢注定无法改变改变当代年轻人的困境,无论是精神,还是现实。因从逃避妥协中诞生的“安慰剂”注定只能让我们更加愿意龟缩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就看你我愿不愿意做一次自己的英雄。英雄其实并不只是只能诞生在烽火中。任何一个能与痛苦与欲望作斗争的人,都是英雄。但英雄不能只能活在你的心里,被妥协囚禁。

我们需要长大。

白岩松说,理想主义者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了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这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变成逃避者,内心有欲望,全都寄托侥幸。

互联网是变现最快速的途径,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改变自己平庸人生的捷径,但在名利双收下,你真的变成那个你想成为的人了吗?抑或是只是昙花,刹那芳华。

因短视频爆红的李子柒,有人愿意花200万的广告费,只希望在她的视频里“露个脸”;有人开出天价走穴费,想让李子柒参加活动和商演。

但李子柒全部拒绝了,她是需要赚钱,但不是借助这样的途径。她沉淀了两年,不断精进自己的作品。只要镜头里有一点点瑕疵,她都会几遍几十遍地推翻重来,直到拍到满意为止。就算拍完了,也要自己把主体部分剪辑好,再交由摄影师调色输出。前来帮忙的朋友直言不讳,告诉李子柒她这么做根本请不到愿意配合的私人摄影师。

李子柒承认:“我做的确实没有专业的人好。只不过,我已经那么辛苦地做了95分,为什么不再尽力做到心中的100分?”

拍摄《茉莉酱》时正处夏季最热的时节,室外是40度的高温,哪怕站着不动体力都会被热浪侵蚀。李子柒就着一个小风扇,一遍遍校对刺眼的光线一遍遍推翻重来。两三秒的镜头,要拍至少两三个小时。

在李子柒的YouTube频道里,所有的视频都仅有中文字幕,外国网友其实看不懂,但每条视频下面,最多的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一致点赞。

“伟大的中国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一个非凡的女孩身上重现,我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我为她感到由衷的骄傲和高兴。”

李子柒很清醒。她知道自己走的是什么样的一条路,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要,什么时间要。

看来,成功真的没有随随便便的。

曾经在各自的人生岔路口,作出的不同的选择,多年前又或者多年后的我们,未必不会遇到。

决定人生的,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的选择。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

短视带来的利益与一时贪欢的懒惰,代价就是未来的不堪一击。无论多么纯粹和美好的事物,功利化得有多快,幻灭得就有多快。一夜成名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昙花一现。郭德纲回忆起自己默默无闻的十年时,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是必须的。幸好有这10年,让我潜心钻研相声。如果十年前就给我这么一个出名的机会,说实话以我当时的能力,不见得能接得住。”人生是有筹码的。


躲在“审丑”背后叛逆的成年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