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量案例应用:温度控制-将温度控制在标准温度的±1℃范围内(模拟量输入类型)
【控制要求】
用发热管控制温度在150℃±1℃范围内。
温度传感器的量程是100℃-200℃。
【温控流程图】

【流程说明】:当前温度G5小于温度间歇区间温度V2时,M1标志通,持续加热;当前温度大于间歇区间温度V2时,M2标志通,断5s,通3s,温度缓慢上升,当前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触发标志M3,断2s,通1s,优化参数,使温度大概稳定在此区间,温度大于温控上限,关闭加热。【流程分析】:1.组合逻辑中计算分区各个区间标志的状态。
2.在时序逻辑中根据各个状态进行对应的控制。3.对温度信号进行模拟量单位换算:

公式中的实时采集值范围:0~4000。将要求代入以上公式,就能写出运算方法,编写程序,对应公式结果如下:
G5(实时温度)=[模拟量输入Ai1x(200-100)/4000]+100
列好公式之后,我们需要把各项数值都保存在寄存器里面(选用的寄存器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只要保证公式正确无误就行)。
公式中对应的变量清单:
●V10=实时采集值Ai1x(20ma对应的采集值-4ma对应的采集值);
●Ai1=PLC的模拟量输入端实时采集的数值;
●G20=传感器量程的差值,该温度传感器是200℃-100℃=100℃;
●V11=V10得到结果值÷实时采集值的最大范围4000
●G21=4000;
●G22=4ma对应的采集值
●G5=最终的实时温度值。
【程序编辑】:组合逻辑:
先对温度进行单位换算,温度传感器的量程是100℃-200℃。
(注意:帧0-帧2为固定占用空帧,无实际作用!)
帧3:名誉组长-检测标志M10通。帧4-帧6:温度传感器的单位换算,实时温度值保存在G5里面,后面的程序就是对G5的值进行比较。

帧7-帧10:计算温度间歇控制区间,如设置温度G9=150℃,上下浮动G8=1℃,则V0=149℃,V1=151℃。

帧11-帧13:当前温度G5小于间歇加温起点V2,则触发标志M1通,并触发M5通,用于记录当前是在加温上升阶段。

帧14-帧16:当前温度G5大于间歇加温起点V2,进入M2状态,缓慢加温。

帧17-帧20:当前温度G5在设定温度上下限内,触发M3状态通,并触发M5断,用于判断温度下降。

帧21-帧22:当前温度G5大于设定温度上限,触发M4状态标志通,停止加热。
帧23-帧25:进入到M2状态时,先判断之前是否是下降,如果是下降中,则启动M2状态中的加热状态。

时序逻辑:根据实际温度变化,对应不同的状态,将温度控制在150±1℃之间。

JENASI_PLC
娄底市简思工控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可编程PLC
不同于传统PLC基于继电器电路的梯形图编程方法
基于控制流程采用电脑中文指令进行编程
具有编程简易,维护方便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