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深加工有哪些方向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被加工成食品、饮料、肉制品和调味品等,从而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为了延长产业链,企业生产加工更多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也解决了食品工业原料供应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必须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农产品深加工有哪些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产品深加工是指把原料产品进行更加精致化、精细化、多样化的处理及深层次加工,将其转变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通俗来说,就是把农副产品进行“吃干榨尽”后还能利用其剩余物质和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其主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满足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加工副产物为原料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如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等,这些物质不仅是食品工业的原料,也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资源。如果能把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就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加工副产物玉米皮在农用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制作有机肥料和作土壤改良剂。再如,马铃薯加工副产物马铃薯渣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等营养成分。经研究表明,用其加工成的淀粉和蛋白粉可作为高营养价值食品添加剂使用,可使马铃薯渣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是很好的开发利用途径。
以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
利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加工生产的新产品,包括副产品的深加工,例如:利用谷物、大豆、薯类、油脂类、果品类等作物的下脚料生产的副产品;利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如水果罐头厂废弃的果核、水果皮屑等生产农副产品开发新产品。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生产
如将生物发酵技术与农业、畜牧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各种绿色饲料,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又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把农副产品中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提取出来,作为动物饲料的主要成分,用于鸡、猪和鱼等畜禽养殖。如在豆科植物中提取优质蛋白质(大豆);在菊科植物中提取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等;在烟草作物中提取烟碱等等,这些产品既可用作饲料又可作为调味品、酒类等。
利用微生物和酶工程技术生产
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品种日益丰富,且营养成分也更为丰富。采用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比如,通过微生物技术可以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营养成分丰富的果蔬汁,同时也可将果蔬汁制备成浓缩果蔬汁、饮料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生产出一些更有营养价值的物质。比如,通过微生物技术,可以将肉类加工成肉类替代品等。通过酶工程技术,可以将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生物蛋白制品等。这些生物产品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利用多组分营养强化饲料生产
目前我国饲料生产主要以配合饲料为主,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量却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动物营养需要,利用多组分营养强化饲料生产技术对农作物副产品、水产动物副产品进行多组分营养强化。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补充市场需求,改善产品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