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甲方喊你返工啦!洋灰可能的原型——欧洲鼹

2023-04-05 14:38 作者:疯兔罐头  | 我要投稿

老尸参上!
曾经认为牛科干员难鉴定的我还是太年轻了

出个鼹科干员YJ你是想要我死

包工头啊,您可上点心吧!


  首先,洋灰精二立绘中的本体用的是卡通画法所以没法表现出原型物种的一些特征,这对老尸我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不过其次,对于逆天的鼹科动物而言卡不卡通的已经无所谓了
举几个例子——


这是一只生活在欧洲的欧洲鼹(Talpa europaea)


这是一只生活在北美的美洲鼹(Scalopus aquaticus)


这是一只生活在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宽齿鼹(Euroscaptor grandis)


  好,你已经可以出师了

现在鉴定一下这是个啥
——鉴定个屁啊



  揭晓一下答案,上面那个是栖息在北美东部地区的毛尾鼹(Parascalops breweri)
  更夸张的是,以上四种鼹位于四个不同的属,由上往下分别是鼹属、美洲鼹属、东方鼹属和毛尾鼹属。用别的生物来类比的话,一眼能看出绵羊、山羊、羚羊和牛的区别吧?这四个就是牛科下面四个不同属的
  到了鼹科,TM都是一个死样子

不服你打我呗


  也好,反正都长得差不多,干脆从里面随便揪一个出来得了。于是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老尸就让分布最广数目最多的欧洲鼹(Talpa europaea)来当这个代表吧

找眼睛大挑战正式开始!


  欧洲鼹广泛分布于西起法国东至西伯利亚的平原地区,它们体长不到15厘米,体重大概在70到30克之间,这些小胖墩在松软的土壤浅层大肆挖掘,寻找美味多汁的蚯蚓和幼虫。据推算,一只成年欧洲鼹每天要吃下相当于自身体重50%的食物,这些高蛋白大餐可以为它们补充连续挖洞时消耗的体力,便于它们,呃,继续挖洞寻找更多的高蛋白大餐
  为了适应地底生活,它们进化出了极为强壮(之于它们那个小体型而言)的前肢,从粗大坚实的骨骼到发达的肌肉再到巨大的爪子让它们在地下穿行有如游蛙泳一样轻松愉快


好一对阿姆斯特朗回旋喷气式阿姆斯特朗铁锨


  但常年暗无天日也让欧洲鼹的视力高度退化了,它们的眼睛只有约一毫米直径,不仔细找根本不知道在哪。碍事的外耳也基本退化消失,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听力差,正相反,欧洲鼹有着两片巨大的鼓膜和发达的听骨系统,对于蚯蚓在土壤中穿行产生的低频声音极为敏感。它们像开着被动声呐的潜艇一样在地底巡游,遇到目标就可以给它来一个我从阴影中出击它们甚至不知道我来过——也对,反正谁也看不见谁

想拍到这芝麻大的眼睛实属要点水平


  在此过程中欧洲鼹会不时打出通往地面的开口,倒不是需要出门,而是为了把挖掘产生的多余土壤堆在洞外,保障地下隧道的畅通。刚好扎根在同样深度的植物就倒了霉,虽然鼹鼠本身不吃植物,但是这帮毛皮盾构机在地下无差别作业的时候会对根系造成严重的破坏。不仅是农作物,就连城市草坪也一样遭殃

公园改东线战场了这是


  难怪欧洲人和美国人对鼹鼠深恶痛绝,专门对付鼹鼠的药物也随处有售


比如这款伪装成蚯蚓的冚家铲橡皮糖


  幸而得益于繁殖速度和常年隐居地下不容易被掠食者抓到,到目前为止欧洲鼹的IUCN评级还是“无危”,人类高呼不可战胜

……淦!


  可能因为“鼹鼠”这个俗称,总有人把鼹当成啮齿动物,实际上它们和鼠鼠们差得十万八千里远。鼹和刺猬、鼩鼱以及不太出名的沟齿鼩这四种尖脸毛毛怪组成了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劳亚食虫目(这个目还有个听起来low得像骂人的名字叫“真盲缺目”),和啮齿目的关系还不如和蝙蝠所在的翼手目亲

劳亚食虫目全家福,从右下角的欧洲鼹开始顺时针分别是饰纹鼩鼱、海地沟齿鼩和西欧刺猬


  好,正经的讲完老尸我要吐槽了吼

  刚夸完火哨的设计很好没多久YJ又开始给我整这种让人眼前一黑的活
  我能理解洋灰身为鼹鼠矿工,雷姆必拓又以矿业出名这个逻辑关系
  但我还是得说澳大利亚它妹有鼹鼠啊!

  要说没有就算了,问题是澳大利亚人家也不缺会挖坑的,放着那么多本土神奇生物不出非得揪个鼹鼠过来搞物种入侵很开心吗?

  来来来我给你整一个——

这是澳大利亚全境都有分布的土著物种澳洲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颜值够不够?


人家专门刨蚁窝吃,打洞擅长不擅长?


作为哺乳纲单孔目的成员人家还能下蛋,厉害不厉害?


啥?你说鸭嘴兽也行?得嘞!瞧好吧您嘚!


  人家的小只因只因分四个杈你别的动物能做到吗





甲方喊你返工啦!洋灰可能的原型——欧洲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