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德峰教授】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合18讲)

2023-02-25 10:48 作者:好久没读书了  | 我要投稿

第一条提纲:是关于本体论的讨论。费尔巴哈此前的唯物主义叫物质客体,直观的属于费尔巴哈的。费尔巴哈之前没有直观的唯物主义,只有机械的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外部事物真实的存在离不开我们对他的直观来确认,不是现存的自在之物。认识的主体不是实在的先存的存在的东西,认识的客体也不是在认识之外的超越认识之外的事物,离不开直观的认识。 费尔巴哈:心→见→花 能动的方面,心去规范事物,这样一个能动性或活动原则,费尔巴哈的感觉存在论是达不到的,他只是直观// //对听有听,对看有看,是因为人的社会性,美就是人为的感觉,美就是社会性感觉。

西方的文明,就是主体征服客体的文明,并且把人自身也当客体,也要征服,主导的唯一的原则就是资本的政治。


解放是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是事实的世界,所谓事实的世界就是生活实践的结果,给与范畴的规定,我们用范畴规定的世界来进入生活世界。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返回范畴前的生活世界。德意志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存在论上的讨论。

历史何以可能

真理在对类的认识 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 个体的马是要死的,类的马 是永恒的。如果天下 的马都死光了,马类就不存在了,相当于一个集合的元素都没了 ,在黑格尔看来马类还存在,他是从自然形式本身,整个自然界是种种自然形式的总仓库,他认为这个自然形式还存在。黑格尔认为太阳底下没新东西,就算自然界重新演化一遍,马还是会来的。他给出了一个超时间的存在领域,比如地球和苹果,假如全世界的东西消失了,再给他个地球和苹果,万有引力还会生成。 关于历史性存在的说明第一个完备的 提供者是黑格尔

现实的个人两个条件:一个是活动,另一个是物质生活条件 活动是再物质生活条件下展开的。 活动就是手稿的感性活动。 猫狗等生命是对象性活动。

现实的个人是一个历史地动态变化的个人


马克思发动存在论革命之前的存在论,都不是经验概念,都是超验的。马克思的都是经验概念,不是科学的去讨论,而是存在论的讨论,比如生产。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形态用的是活动和交往形式,把生产变成存在论概念,把法的范畴经济范畴去掉,剩下的是生产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感性交往的关系,可以产生出异化,对抗。

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另一派则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感性活动:生产我们感性存在的活动。

语言和劳动一样古老,劳动就是感性交往,劳动的所有感性交往的结果,全结晶在语言中。

工具指引着另一个工具, 比如要锤一个钉子,钉子本身是铁做的,还需要锤子,构成一个用具的联络整体,this is world 。炼铁的工厂作坊都在一个钉子里面展开了。

我们不是有研究自然条件等,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的基础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了变更,世界来了。

历史的前提 :现实的个人 (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存在论概念世界,世界之为世界,不看外部环境只是环境,动物油环境,动物没世界)--就是感性活动及其所构造的世界)。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也不是生物学肉体的个人, 他是发展过程。

如果说自然界有历史,绝不是自在的自然界有历史,而是人化的自然界有历史。

生产方式就是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生产关系是人们最为基础的历史关系和社会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各种交往形式和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在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及各种交往形式中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社会本质是动词,是感性交往,是感性意识的历史过程。

每一个词语都是积淀了保存了人类存在的领会。


【王德峰教授】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合18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